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二)

多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昏。

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多个朝代中官帽显赫居首位,四海之内都推崇他为最神圣尊贵。
楚国的美玉已能与卞和之玉媲美,荣誉之门依然像鲤鱼跃龙门般令人向往。
宴席开启,音乐震动高入云霄,城门关闭随着战鼓声落日也变得昏暗。
常怀怜悯之心视百姓如亲生子女,大地上没有哪里不受到他的恩泽。

注释

多朝:多个朝代。
轩冕:指高官显爵,此处特指官帽。
冠乾坤:居首位,统领天地之间。
四海:泛指天下,四方。
圣最尊:最神圣尊贵的人。
楚玉:比喻优秀的,这里借指人才。
卞玉:卞和之玉,著名的美玉,比喻极珍贵的事物。
膺门:荣誉之门,指显赫的家族或地位。
龙门:古代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可化龙,比喻科举及第或飞黄腾达的机会。
筵开:宴席开始。
乐振高云动:音乐响亮震动到高高的云层。
城掩:城门关闭。
鼙收:鼙鼓停止,比喻战争结束或一天的活动结束。
落日昏:太阳落山,天色变暗。
尝念:常常挂念。
苍生:百姓,众生。
赤子:婴儿,比喻纯真无邪的人民。
九州:中国古称,泛指全中国。
沾恩:受到恩惠。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统治者功绩与恩泽的诗,充满了对君主无限尊崇之情。开篇“多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两句,描绘出帝王如同天地间不可动摇的权威象征,其尊贵程度超乎寻常,受到四方百姓的顶礼膜拜。

接着,“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二句,通过古代传说中的神器“楚玉”和皇帝居所“龙门”的对比,强调了君主权威的传承与永恒不变。这里的“卞玉”指的是分割后的玉,以此比喻天下之大,无所不能。

中间,“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昏”两句,用宴席上的欢乐和城门关闭时的壮观景象,描绘出君主恩泽所及之广阔与深远。筵,即古代宴会时铺设的地席,开筵指的是开始宴席,乐振则是音乐响起,高云动则形容乐声激昂,似乎能触动高空的云朵;城掩鼙收落日昏,则是说到了一天结束时分界线明显的场景,显示了君主治理下的社会秩序井然。

最后,“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两句,将统治者比喻为慈父般关怀百姓,用“赤子”来形容天下百姓的纯洁无瑕和对君主的依赖。九州,即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域,强调了君主恩泽所及之广泛,无论何处皆能感受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宏伟壮观的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人对于理想化君主形象的一种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三)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

风威遍布江山静,教化高同日月明。

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四)

帝念淮堧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

古来比德由无侣,当代同途岂有人。

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

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谣日满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五)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

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却养生。

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六)

东来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书。

曾侍晚斋吟对雪,又容华馆食兼鱼。

孤微自省恩非次,际会谁知分有馀。

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