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二)

孤生投老急菟裘,万里云山已倦游。

共喜石交逢异县,更陪綵笔赋春愁。

无心俯仰犹多事,与世浮沉己拙谋。

冷雨吹花作寒食,三杯软饱且眠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中种种无奈与困顿的感慨。

“孤生投老急菟裘”,这里“孤生”指的是孤独一人,“投老”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增长,而“急菟裘”则是在描述冬日里穿上厚重的衣物以御寒冷,整句传达了一种对时光飞逝、孤独感受的无奈。

“万里云山已倦游”,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远行游历的疲惫与厌倦。这里的“万里”和“云山”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着诗人的心灵旅程。

“共喜石交逢异县”,这句中“石交”指的是与石头做朋友,意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逢异县”则是在描述偶遇不同的地方,可能是诗人在旅行中的体验,也许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更陪綵笔赋春愁”,这里的“綵笔”意指文墨,“赋春愁”则是在抒发对春天的愁绪。整句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通过写作来寄托自己对于春天所带来的复杂情感。

“无心俯仰犹多事”,这句话中,“俯仰”指的是低头和抬头,形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纷扰。而“无心”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这些琐事的淡然态度。

“与世浮沉己拙谋”,这里的“与世”意为随顺世俗,“浮沉”指的是在世事中漂浮或沉沦,而“己拙谋”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感受和对未来所做的笨拙努力。

“冷雨吹花作寒食”,这句描绘了一个冷清的春日景象,雨水带来的寒意让鲜花变得不再芬芳,而“作寒食”则是在形容这种气候下人们只能吃些简单、不烹饪的食物。

“三杯软饱且眠休”,这里“三杯”通常指的是喝酒,“软饱”是指饮食得宜而感到满足,最后“且眠休”则是在表达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片刻安宁时光的心境。整句流露出诗人在疲惫中寻求一丝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种种无奈与困顿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一)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江子我迁居韵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江子我闻角韵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浊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折枢留题雪峰韵

轩冕本无意,烟霞如有期。

故人容野老,胜践见新诗。

谁办兼忘世,公当急济时。

春归仍送别,好在出山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