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次江子我迁居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诗歌。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这两句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与批评,以及面向未来的期盼。在这里,“三黜”和“九迁”都带有贬义,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提升的淡然态度。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逃离战乱、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避地湖山”意味着诗人选择了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以寻求心灵的宁静,而“脱身兵火”则表达了对战争与灾难的厌恶和逃离。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这两句诗人自称其迁居并非无计划,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或宿命的驱使。在这里,“浮家泛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漂泊不定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变化的接受与顺应。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犹恐惊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担忧,而“直须化鹤作飞仙”则是对超凡脱俗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通过修行而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个人自由和心灵平静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一种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