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

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

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洪水回流到旧沟壑,飘荡的云朵怀念着旧山峰。
想起你这个离家的旅人,也有思乡的心意。
在这三间静室中感受到宁静,几步之内藏着深深的清幽。
满眼是金色的橘园和散落的杨梅树林。
茶香竹笋饱含禅意,松树杉木仿佛诵读佛法。
云崖边有口浅井,清泉总是半寻而得。
于是这泉水被命名为参寥泉,能洗净隐士的心灵。
我们相伴漫步在山顶,不觉岁月已侵蚀。
一眼望去,江河湖海尽收眼底,万物古今尽在其中。
希望你在山中小筑,晚年能帮我解下发簪,共享宁静。

注释

涨水:洪水。
返:回流。
旧壑:旧沟壑。
飞云:飘荡的云。
思:怀念。
故岑:旧山峰。
念君:想起你。
忘家客:离家的旅人。
怀归心:思乡的心。
幽寂:宁静。
清深:深深的清幽。
攒金卢橘坞:满眼金色的橘园。
散火杨梅林:散落的杨梅树林。
禅味:禅意。
法音:诵读佛法的声音。
浅井:浅水井。
玉醴:清泉。
半寻:半寻而得。
参寥泉:泉水名。
幽人襟:隐士的心灵。
衰年:岁月。
侵:侵蚀。
吞江湖:一眼望尽江河湖海。
万象:万物。
古今:古今之事。
小筑:小屋。
解我簪:帮我解下发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语言则表现出一种淡定和自在。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水回到了旧时的堰坝,云飘过曾经熟悉的山峰,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这里提到的是对朋友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描述了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既幽静又深邃的环境。

"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则是诗人对佛教修行的一种体验,茶叶带来的禅意和松杉间传来的梵音,都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清泉的存在,它不仅给予人们生命之源,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滋润。"遂名参寥泉, 可濯幽人襟" 这个名字赋予了泉水一种超越世俗的神秘感。

"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表达了一种与朋友共度时光、共同享受自然之美而不觉时光流逝的心境。"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世界的感悟,一目了然之间包含着无限的景物和跨越时空的思考。

最后,"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生活环境的一种向往,即便是到了年老时,也希望能够保持一种简单、自由的心态,不为世俗所羁绊。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一)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

异梦成先兆,清言得未尝。

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

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二)

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

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

儿曹莫悽恸,老眼欲枯萎。

会哭皆豪杰,谁为感旧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其三)

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匆匆成鬼录,愦愦到天公。

偶落藩墙上,同游羿彀中。

回看十年事,黄叶卷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异鹊,并叙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