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客从潭府渡河梁,籍甚传誇静照堂。

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橘柚黄。

去马来舟争岁月,老僧元不下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客人从潭府渡过河流桥梁,名声远扬的静照堂被广为传颂。
我正苦于困顿的年华面对尘世纷扰,只能闭眼梦回湖湘的宁静。
清晨市场上的鱼虾洁白如雪,邻居的秋风吹过,橘柚金黄一片。
无论是马儿疾驰还是小舟穿梭,都在争分夺秒,而老僧始终不离他的禅床。

注释

客:来访者。
潭府:地名,可能指潭州(今湖南长沙)。
渡:渡过。
河梁:河流和桥梁。
籍甚:非常。
静照堂:一处知名场所。
苦:痛苦,困苦。
穷年:困厄的年华。
对尘土:面对世俗生活。
坐令:只能让。
湖湘:泛指湖南地区。
市门:市场。
晓日:清晨的阳光。
鱼虾白:形容鱼虾新鲜洁白。
邻舍:邻居。
秋风:秋季的风。
橘柚黄:橘子和柚子成熟变黄。
马:马匹。
舟:船只。
争岁月:争分夺秒。
老僧:老和尚。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客居潭府的僧人向诗人展示其新建的静照堂,并希望得到赞誉的场景。诗人身处尘世艰辛之中,但静照堂的出现仿佛给他带来了湖湘梦境般的宁静。他想象着早晨市井的热闹,鱼虾洁白,邻居的秋风吹过,橘柚金黄,生活气息浓厚。诗人感叹时光匆匆,马蹄与舟楫竞相追逐岁月,而老僧却能超然物外,静坐不离禅床。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僧人清修生活的向往。黄庭坚的笔触清新自然,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禅意的领悟。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思亲汝州作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既作闵雨诗是夕遂澍雨夜中喜不能寐起作喜雨诗

南风吹雨下田塍,田父伸眉愿力耕。

麰麦明年应解好,帘栊今夜不胜清。

直须洗尽焦枯意,不厌屡闻飘洒声。

黄卷腐儒何所用,惟将歌咏报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