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
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
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开篇便以强烈的动态画面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长途跋涉,"轧轧"的声音渲染出车轮滚动在荒凉大地上的感觉,给人一种时间久远、空间辽阔的感受。
接着,“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离别后的岁月沧桑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中,“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这里的“雪不下”可能是比喻,表达诗人希望家乡永远保持纯洁与安宁。"故国草应春"则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显得格外温暖。
最后,“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春日美丽景色的深情。"三月"指的是农历的春季,"烟波"形容水面上的轻雾与波光,给人一种柔和宁静的感觉;"南风生绿蘋"则是春天万物复苏的象征,其中“绿蘋”可能指的是初生的芦苇或其他水生植物,表达了生命力与希望。
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宣泄,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传递出一种淡定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不详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
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
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