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倅大梵寺山亭夜雨

溪山含变态,可玩不可说。

西岭澹斜晖,前山明积雪。

潭空游鳞出,景晏飞鸟绝。

远屿上孤烟,平沙散疏樾。

天涯一尊酒,草草堂上设。

觞咏寄高爽,对此清夜月。

但使息营营,宁论醉兀兀。

寓兴合一篇,亡书谢三箧。

形式: 古风

翻译

溪山景色千变万化,只能欣赏不能言表。
西岭上夕阳余晖淡然,前方山峦因积雪而明亮。
潭水清澈鱼儿游动,天色渐晚飞鸟归巢。
远方小岛升起一缕孤烟,平坦沙地散布稀疏的树荫。
在这遥远的地方,只设一壶酒在草堂。
举杯吟诗寄托高洁情怀,面对这清冷夜晚的明月。
只要能抛开俗世纷扰,何须在意是否醉意浓浓。
借景抒怀汇成一篇文章,遗憾的是未能记录在书中。

注释

溪山:山水景色。
变态:变化多端。
西岭:西部的山岭。
晖:阳光。
积雪:堆积的雪。
景晏:天色将晚。
屿:小岛。
孤烟:孤独的炊烟。
草草:简单粗略。
觞咏:饮酒赋诗。
高爽:高尚的情操。
清夜月:清冷的夜晚月亮。
营营:忙碌。
兀兀:醉态。
寓兴:寄托情感。
亡书:丢失的书籍。
谢三箧:以三箱书作为歉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刹中的静谧夜景。开篇“溪山含变态,可玩不可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一种超越言辞的感受。紧接着,“西岭澹斜晖,前山明积雪”写出了山光与雪色交织的壮丽画面。

“潭空游鳞出,景晏飞鸟绝”,通过潺潺流水和偶尔飞过的鸟儿,展现了诗人独处山中之乐。接下来的“远屿上孤烟,平沙散疏樾”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悠闲。

“天涯一尊酒,草草堂上设”,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以一杯清酒自酌,享受着山中独到的宁静。"觞咏寄高爽,对此清夜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明亮月色的赞美。

最后,“但使息营营,宁论醉兀兀”,诗人似乎在说,只要心灵得到片刻的安息,便不愿去讨论世间纷扰,而是享受这份醉生梦死的自在。"寓兴合一篇,亡书谢三箧"则透露出诗人创作时的心情和对待文字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夜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约人泛舟

前旬小雨飞廉纤,今旬夜雨声满檐。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

四山不复见桃李,开到梨花春有几。

似闻城下野水生,正好浮舟烟雨里。

形式: 古风

老罢

满谷千千万万红,含情一一待春风。

难将朽质争娟好,拚却轮囷似老松。

形式: 七言绝句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四)

行客日暮时,愁闻萧条风。

云山当我前,适与清兴同。

夕涧生白烟,蒸空自溟濛。

林壑岂不佳,陟降烦奴僮。

径侧有黄花,凄疏隐珍丛。

我欲采落英,恨无圣贤中。

徘徊恋幽意,欲住兴来穷。

山深月正黑,投驿尚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一)

行客路正远,曦驭已西驰。

霜风吹草树,眇眇连荒陂。

如何羁旅怀,更值摇落时。

四序歘已晚,我生可无衰。

尚纡俗吏袍,久负南山期。

吾庐岂固好,此身自安之。

胡为终岁别,使我心怕悲。

故园松菊荒,静计勿差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