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一)

行客路正远,曦驭已西驰。

霜风吹草树,眇眇连荒陂。

如何羁旅怀,更值摇落时。

四序歘已晚,我生可无衰。

尚纡俗吏袍,久负南山期。

吾庐岂固好,此身自安之。

胡为终岁别,使我心怕悲。

故园松菊荒,静计勿差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行客的路程还很遥远,太阳已经向西边疾驰而去。
寒霜吹过草地树木,一片苍茫连接着荒芜的山坡。
羁旅在外的心情如何,又恰逢万物凋零的季节。
一年四季转眼已晚,我的人生难道不会衰老?
仍然穿着俗世官吏的衣袍,长久以来未能实现南山隐居的愿望。
我的小屋或许并不奢华,但我的心能在此找到安宁。
为何整年分离,让我内心充满悲伤?
故乡的松菊已荒芜,静下心来,不要轻易改变计划。

注释

行客:旅行的人。
曦驭:太阳驾车。
霜风:寒冷的秋风。
荒陂:荒废的山坡。
羁旅:漂泊在外。
摇落:凋零。
四序:四季。
歘已晚:迅速过去。
俗吏袍:俗世官员的官服。
南山期:隐居南山的愿望。
吾庐:我的房子。
固好:坚固美好。
胡为:为何。
终岁别:整年分离。
故园:故乡。
静计:平静的计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黄昏时分,面对着萧瑟的风景和凄凉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复杂,表现了诗人对于远行、岁月流逝以及归乡难得等主题的深刻体验。

首句“行客路正远,曦驭已西驰”设置了整首诗的情景,旅途中的人面对着日落西山的孤独和遥远。接着,“霜风吹草树,眇眇连荒陂”则描绘了一幅秋风扫过,草木凄凉,荒野连绵的画面。

在“如何羁旅怀,更值摇落时”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飞逝、事物易逝的无奈。随后的“四序歘已晚, 我生可无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和岁月流失的感慨。

“尚纡俗吏袍,久负南山期”表明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紧接着,“吾庐岂固好,此身自安之”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的妥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胡为终岁别, 使我心怕悲。故园松菊荒, 静计勿差池”中,诗人质疑为什么要在岁末时分离,以及这种离别带来的哀伤。同时,对于家乡的松树、菊花和池塘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三)

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

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

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

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

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舟中独夜

泊舟依聚落,水色澹馀辉。

红树满秋山,夕烟上霏微。

稍观渔火明,渐见行人稀。

孤客畏遥夜,况乃穷秋时。

疏篷见天星,朔风左右吹。

重衾不能煖,展转枕屡移。

怀归意恋恋,感旧心悽悽。

骤使百虑集,起坐复支颐。

人生谅多牵,吁嗟竟何为。

形式: 古风

舟行书所见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行建溪上见拿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何人刺船上寒水,却意避地微江时。

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

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秪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