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子行

妇子纷纷携笤篚,齐向荒郊收稗子。

晨出暮归收几何,一斗才舂二升米。

莫嫌此物太艰难,犹胜田间把耒耜。

今年五月月离毕,沧海倒翻泻不止。

拍天巨浪浸层城,平原洼地可知矣。

小麦湿蠹秋禾空,辛苦何曾咽糠秕。

天生稗子惠孑遗,残喘暂延全杖此。

只愁采掇会当尽,鸿雁嗷嗷饥欲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稗子行》描绘了清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中通过“妇子纷纷携笤篚,齐向荒郊收稗子”这一场景,展现了农妇和孩子们在荒郊野外辛勤劳作的景象,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条件的艰苦。

“晨出暮归收几何,一斗才舂二升米”,描述了他们一天的辛勤劳动,只能收获微薄的粮食,凸显了劳动成果与付出的巨大反差。接着,“莫嫌此物太艰难,犹胜田间把耒耜”一句,表达了对这种劳作方式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暗含着对更艰苦劳作方式的同情。

“今年五月月离毕,沧海倒翻泻不止”描绘了自然灾害的肆虐,洪水泛滥,不仅破坏了农田,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拍天巨浪浸层城,平原洼地可知矣”进一步渲染了洪水的严重性,城市被淹,平原低地也遭受了同样的灾难。

“小麦湿蠹秋禾空,辛苦何曾咽糠秕”则揭示了洪水对农作物的破坏,使得原本丰收的希望化为泡影,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果实付诸东流。最后,“天生稗子惠孑遗,残喘暂延全杖此”表达了对稗子这种作物的感激之情,因为它们在灾年中成为了农民们维持生计的唯一依靠。

“只愁采掇会当尽,鸿雁嗷嗷饥欲死”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粮食短缺的担忧,以及对饥饿威胁的恐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挣扎,以及他们对生存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10)

刘青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少陵墓

万里清明节,回头忆北邙。

可怜出巫峡,曾未到襄阳。

故国三千里,羁魂二十霜。

蹉跎稷契志,终古恨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友人宅有赠

小巷城根僻,空庭月影寒。

家贫偏好客,身健早休官。

绿剪霜畦短,黄分湖蟹团。

他年鸡黍约,争敢忘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将赴都门

十载长安道,风尘鬓欲皤。

天宁哀志气,人尽笑蹉跎。

日落汾丘垒,冰胶䩐勒河。

又驱羸马去,惆怅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孟德疑家

铜雀凋零鸳瓦残,西陵遗冢遍河干。

不知歌吹层台妓,冷魄还从何处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