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扫地游(其二)绿阴

小庭荫碧,遇骤雨疏风,剩红如扫。翠交径小。

问攀条弄蕊,有谁重到。谩说青青,比似花时更好。

怎知道。□一别汉南,遗恨多少。清昼人悄悄。

任密护帘寒,暗迷窗晓。旧盟误了。

又新枝嫩子,总随春老。渐隔相思,极目长亭路杳。

扰怀抱。听蒙茸、数声啼鸟。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翻译

小庭院中绿树成荫,突然遭遇阵雨和微风,满地落花如被清扫。翠绿的小径曲折幽深。
询问那些攀枝摘蕊的人,还有谁会再来此地。徒然说现在比花开时更美。
谁能理解,自从离开汉南后,留下了多少遗憾。清早静悄悄的。
任凭密密的树叶带来寒意,暗中模糊了清晨的窗户。过去的约定已错过。
新枝嫩叶也随着春天老去,渐渐远离了思念的地方,遥望长亭路已渺茫。
思绪纷扰。听着草丛中的鸟儿啼叫。

注释

小庭:小庭院。
骤雨疏风:突然的阵雨和微风。
剩红如扫:落花如被清扫。
翠交径小:翠绿的小径曲折。
攀条弄蕊:攀折树枝,欣赏花朵。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
汉南: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清昼:清晨。
密护帘寒:密密的树叶带来寒意。
旧盟:过去的约定。
新枝嫩子:新生的枝条和果实。
相思:思念之情。
长亭:古代路途上的休息站,常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闲适的场景,诗人在小庭院中感受着骤雨和疏风后的宁静,庭院里的花朵虽然被风雨打扫,但仍旧保持着它们的红色。翠绿交织的小径显得格外幽静。诗人询问攀爬在枝条上的花蕊,有谁能重返那繁盛时刻,并自嘲地称赞这些剩余的花朵比花季更美好,但又无从知道其妙处。

接着,诗人提及自己与某人的别离,那份遗憾和哀愁至今难以忘怀。清冷的白昼中,人们悄声细语,而我独自在密闭的帘幕下,感受着寒意和窗外的晓光。我曾经的承诺如今已被误解,旧时的情谊随风而逝。

诗人又描绘新生的枝条和嫩绿的叶子,终将随着春天的老去而凋零。心中对远方相思的人的怀念,目之所及,只见长亭与遥远的小路交织在一起,这一切都扰乱了我的胸臆。我只能听着窗外蒙茸、数声啼鸣的鸟儿叫声,来慰藉自己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扫地游(其三)绿阴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扫花游(其一)秋声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齐天乐(其五)四明别友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

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