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关山月》由明代诗人释今沼所作,描绘了边关月夜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
首句“朔漠秋天高”,开篇即以“朔漠”点明地点,秋高气爽的季节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微轮耀戟毛”一句,以“微轮”比喻月亮,其光芒照耀在兵器上,既展现了月色的明亮,也暗示了边关的紧张气氛。
“沙场千里白”描绘了战场的广阔与荒凉,月光照耀下,沙场一片洁白,仿佛铺满了银霜,渲染出战争的残酷与悲壮。紧接着,“关塞一声号”则通过一声号令,将读者带入紧张的军事情境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或行动。
“寒彻燕山骨,光流瀚海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月光的寒冷与穿透力,仿佛能冻结燕山的骨骼;另一方面,月光如潮水般在瀚海中流淌,展现出月色的浩瀚与壮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边关将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何年兵气尽,无使戍夫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他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不再让守边的战士们承受劳苦,寄托了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关月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