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二)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

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挽歌词,以哀婉之调,悼念逝者,表达了对乐轩先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林希逸以“网山遗稿乐轩文”开篇,将逝者的著作与智慧比作网山之宝,强调了其学术贡献的深远影响。接着,“已矣今无识子云”一句,感叹世事变迁,知音难觅,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未被后世充分认识的遗憾。

“千载何人按图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之情,意指即便是在千年之后,也难以找到能够理解并传承逝者思想的人,凸显了知识传承的艰难与珍贵。最后,“犀斜南谷两荒坟”描绘了逝者墓地的荒凉景象,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对其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传承与文化延续的思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轩先师挽歌词(其三)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秋闺怨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午斋即事

晴窗吾伊罢,风薄清昼永。

陈编几废兴,适笑心自领。

青精饭何味,车笠沸尘境。

伫立共幽怀,虚檐疏竹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用韵答友人论诗

艺业难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难知。

还须倒岳倾湫手,却有惊天动地时。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

夷然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