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其七)

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

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

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画。开篇“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两句,营造出一个月色朦胧、花香扑鼻的意境,其中“月落”表明时光已至夜深,“画桥”则是一处风景名胜,而“花影柳阴相亚”则是对春夜中花开柳绿的一种生动描绘,通过对比衬托手法,使人感受到一种柔和而又不失活力的美。

接着,“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一句,诗人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下文。这里的“常娥”可能是指月神,也有可能是对月亮的拟人化表达,而“把住”则表现了诗人对夜景的留恋和探寻。在这个夜晚,诗人好奇地询问那座亭榭究竟属于谁家,这不仅是在寻找答案,更是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然后,“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一句,转换了视角,从地球到天际,再从宏观到细致。诗人描绘了一位隐居之士(处士)在夜空中寻觅着那颗微弱的星辰,而这星辰恰好悬挂在杏花之下,既是对夜空之美的赞叹,也是对隐逸生活之美的向往。

最后,“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则将诗人的情怀引向自己的书房——草堂。这里的“斜卓参旗”指的是窗外斜挂的星辰投射进来的影子,而“作草堂春夜”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宁静之夜,坐在自己简陋的书房中(草堂),感受着春天的美好,创作出这首诗篇。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其四)

阆苑梦回时,窗外数声啼鸟。

觉我床前天气,便清明多少。

诗人门户约花开,宿蝶误飞了。

一段山青水绿,作洞庭春晓。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三)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五)

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

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

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一)嘉定二年正月二日大雪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