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首句“溪山非舌亦非身”,以溪山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非言语所能表达,也非肉身所能触及,强调了心灵与自然的深刻连接。接着,“久去重来见益亲”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每一次远离后再次回归,都更加深了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亲近。
“四百峰中开别院,三千里外结芳邻”描绘了诗人在群山之中开辟的一处静谧之所,与远方的朋友建立起心灵上的联系,象征着精神上的共鸣和友谊的深远。接下来的“苔生碧砌青如染,镜锁明窗净不尘”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澄净。
最后,“为报诸方参学者,罗浮深处近无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宁静与智慧传递给寻求真理的学人,罗浮山深处的静谧之地,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精神家园,是心灵修行的理想之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