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三首(其三)

南方炎瘴极,所见异平生。

日月双风鞴,乾坤一火坑。

泉源多水竭,官道少人行。

却忆岷山底,萧然九夏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之地,我所见到的一切都与以往不同。
太阳和月亮仿佛被风吹动,天地间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炉。
泉水源头常常干涸,道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
回想起岷山脚下,那里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显得清凉宁静。

注释

炎瘴:指南方湿热且多病虫害的气候。
异平生:不同于平常生活中的景象。
乾坤:天地,这里代指整个世界。
火坑:比喻极其炎热或恶劣的环境。
水竭:泉水干涸。
官道:官方或公共的道路。
岷山:位于中国西部的山脉。
萧然:形容冷清、寂静。
九夏清:炎热的夏天却感到清凉。

鉴赏

这首宋诗《苦热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南方炎热地区的极端气候。诗中通过"南方炎瘴极"开篇,直接点出环境的恶劣,"异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寻常气候的惊叹和陌生感。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酷暑景象:“日月双风鞴,乾坤一火坑”,形象地比喻太阳和月亮仿佛被烈风吹鼓,整个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炉,生动展示了夏日的炽热。"泉源多水竭"暗示水源枯竭,"官道少人行"则揭示了行人稀少,交通阻塞的困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回忆,对比现实的苦热与过去的清凉,“却忆岷山底,萧然九夏清”,表达了对岷山清凉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往昔清爽夏日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热三首(其二)

宇宙何蒸溽,山川久旱乾。

浃肤惟汗雨,脱腕是冰纨。

永昼固难避,终宵宁暂安。

三农忧稼穑,无物可输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苦热三首(其一)

纤云都扫迹,烈日正燔空。

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

四山浑束热,一叶不吹风。

屈指秋期近,清凉四海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范深父察推挽词

荣国诸孙迥不同,妙年英气吐长虹。

圣经每陋三家学,文阵平收一战功。

可但芹宫滋教雨,更看花县畅仁风。

诗书满腹成何事,惆怅舟移夜壑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采真洞

竹洞深深处,斯游契采真。

故来非俗客,同道是幽人。

日暗能休影,风清不受尘。

行行无限意,满目涨脩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