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深父察推挽词

荣国诸孙迥不同,妙年英气吐长虹。

圣经每陋三家学,文阵平收一战功。

可但芹宫滋教雨,更看花县畅仁风。

诗书满腹成何事,惆怅舟移夜壑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荣国的后代们各不相同,年轻时展现出非凡的才气如同长虹般耀眼。
他们在经典的学习上超越了寻常,如同在文学战场上取得了一次大胜。
不仅在芹宫传播教化如甘霖,还在花县推行仁政,风气大开。
虽然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施展,只能感叹,夜晚乘船离去,心中空落落的。

注释

荣国:指代某个显赫的家族。
迥不同:显著不同,与众不同。
妙年:青年时期。
英气:杰出的才能和气质。
吐长虹:比喻才华横溢。
圣经:这里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或其他重要典籍。
陋三家学:超越了普通三家学术(如儒家、道家、法家)。
文阵:文学战场,比喻知识较量。
一战功:一次重大胜利。
芹宫:可能指教育机构或贤者居所,象征教化之地。
滋教雨:滋润教化,如雨露滋养。
花县:地名,也可能象征美好的地方。
畅仁风:推行仁政,形成良好风尚。
诗书:泛指学问,尤其是儒家经典。
成何事:有什么用处,结果如何。
惆怅:感到失落或遗憾。
舟移夜壑:夜晚乘船离去,可能象征人生的漂泊。
空:空虚,失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为范深父察推所写的挽词,表达了对范氏家族才俊的赞美和对其学识才华的认可。首句“荣国诸孙迥不同”,点出范深父在家族中独具特色,显示出他的卓越不凡。接着,“妙年英气吐长虹”描绘了他年轻时就展现出的豪迈英气,如同长虹般耀眼。

“圣经每陋三家学”赞扬范深父广泛涉猎学问,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儒家经典,还通晓其他三家学说,显示出其博学多识。“文阵平收一战功”进一步强调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如同在战场上大获全胜,赢得了尊重。

“可但芹宫滋教雨”将他比喻为滋润教育的春雨,不仅在官职上有所作为,也在教育领域贡献良多。“更看花县畅仁风”则赞美他在地方行政中推行仁政,使得百姓受益。

然而,最后一句“诗书满腹成何事,惆怅舟移夜壑空”则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情,尽管范深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但诗人仍为他的离世感到遗憾,仿佛他的智慧之舟在深夜的江面空荡荡地驶去,令人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思交织其中。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真洞

竹洞深深处,斯游契采真。

故来非俗客,同道是幽人。

日暗能休影,风清不受尘。

行行无限意,满目涨脩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雨后

气候西南异,山川自一方。

暑残秋更热,雨过夜初凉。

灯火容缃帙,诗书有锦囊。

更深犹不寐,暗露袭衣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城上

晚目层城上,山川自吐吞。

断云孤岭秀,涨潦一溪浑。

烟起谁家树,人归何处村。

不堪东北望,回首又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宪司后园葺旧亭榜以明秀元少监有诗次韵

烂漫烟光一目收,危亭葺就壮岑楼。

三巴故国山川在,万古长空日月流。

江水奔腾无昼夜,石田耕穫漫春秋。

兴来筇竹随儿辈,径路平生不惯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