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湘江唐弘书斋

四邻无俗迹,终日大开门。

水晚来边雁,林秋下楚猿。

一家随难在,双眼向书昏。

沈近骚人庙,吟应见古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四面邻居没有世俗的痕迹,整日大门都敞开着。
傍晚时分水面迎来了边塞的大雁,秋天林中飞下了楚地的猿猴。
全家随着避难在此处,双眼因长时间读书而模糊。
我沉醉在接近屈原诗人的庙宇旁,吟诗时似乎能见到古代诗魂。

注释

四邻:周围的邻居。
俗迹:世俗的痕迹或影响。
终日:整天。
大开:完全打开。
水晚:傍晚时分的水面。
边雁:来自边疆的大雁,常指迁徙的候鸟。
林秋:秋天的树林。
楚猿:楚地的猿猴,此处泛指哀鸣之猿,引申为凄凉之意。
一家:全家人。
随难:随着避难的情况。
双眼:眼睛。
书昏:因读书而眼花、视力模糊。
沈近:沉醉接近,此处指沉浸在某种氛围中。
骚人庙:指纪念屈原等忧国忧民诗人的庙宇,骚人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吟:吟诗。
古魂:古代诗人的灵魂或精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四邻无俗迹,终日大开门"表明诗人居所与世隔绝,每天大门敞开,却不受外界喧嚣扰乱。"水晚来边雁,林秋下楚猿"则是景物描写,通过晚来的水鸟和秋季林中跳跃的猿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自然氛围。

"一家随难在,双眼向书昏"显示了诗人面对困境依然坚守其学问,对于知识的渴望使他不顾眼睛疲劳专注阅读。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习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两句"沈近骚人庙,吟应见古魂"则是诗人在沉思中接近了古代文学家屈原的祠庙,通过吟诵其作品似乎能感受到古人的灵魂。这表达了一种对先贤文化的敬仰,以及诗人希望与古代智慧交流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文学和自然美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闭门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

灯集飞蛾影,窗销迸雪痕。

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严陵钓台

夫子垂竿处,空江照古台。

无人更如此,白浪自成堆。

鹤静寻僧去,鱼狂入海回。

登临秋值晚,树石尽多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国由多聚盗,天似不容贤。

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长安已涂炭,追想更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乱后江西过孙鲂旧居因寄

旧游重到倍悲凉,吟忆同人倚寺墙。

何处暮蝉喧逆旅,此中山鸟噪垂杨。

寰区有主权兵器,风月无人掌桂香。

欲寄此心空北望,塞鸿天末失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