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章太守章

大魔乘空发,万精骇神庭。

托化谣歌章,随变入无名。

嚣气何纷纷,秽道当涂生。

云中舍朱宫,北帝踊神兵。

鼓洋自知道,玄运来相征。

上景御飞辔,迅驾检云营。

促校北帝录,收执群魔名。

豁落张天罗,放威掷流铃。

金真辅空洞,玉光焕八冥。

金玄守上宫,神虎戮天精。

剪灭万妖气,亿亿悉齐平。

上承九天信,啸命靡不倾。

招真究三洞,慧诵朗自清。八道望玄■,七转纬天经。

混合第一真,拔度七祖程。

消灭五苦根,反魂更受荣。

金光曜寂室,神仙自然生。

香华散玉宇,烟气彻玉京。

帝遣徘徊辇,三元降绿軿。

迅驾腾九玄,朝我玉皇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教中的宏大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力量的交织。开篇“大魔乘空发,万精骇神庭”便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暗示着一场正邪之间的激烈对抗即将展开。接着,“托化谣歌章,随变入无名”,显示出道士们通过咒语和仪式,将自身与超自然的力量相连,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嚣气何纷纷,秽道当涂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邪恶力量的蔓延与混乱,预示着这场斗争的艰巨性。随后,“云中舍朱宫,北帝踊神兵”则展现了正义一方的集结与准备,北帝的神兵代表了强大的支援与力量。

诗中“上景御飞辔,迅驾检云营”描绘了上界之景,以及道士们驾驭云雾,迅速行动的情景,体现了他们超凡的能力与速度。通过“促校北帝录,收执群魔名”,可以看出道士们不仅在进行战斗,还在记录与管理这场斗争的结果,显示了其组织性和系统性。

“豁落张天罗,放威掷流铃”、“金真辅空洞,玉光焕八冥”等句,进一步展示了道士们利用各种法器与天地之力,对邪恶势力进行围剿与打击,场面壮观且充满力量感。

“金玄守上宫,神虎戮天精”、“剪灭万妖气,亿亿悉齐平”等描述,强调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表现了道教中善恶分明的世界观。

最后,“上承九天信,啸命靡不倾”、“招真究三洞,慧诵朗自清”等句,体现了道士们与上天沟通,借助智慧与灵性力量,最终达到净化世界的目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道教宇宙观,展现了道教徒面对邪恶时的勇气、智慧与力量,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纯净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虚辞十首(其一)

稽首礼太上,烧香归虚无。

流明随我回,法轮亦三周。

玄愿四大兴,灵庆及王侯。

七祖生天堂,煌煌曜景敷。

啸歌观大漠,天乐适我娱。

斋馨无上德,下仙不与俦。

妙想明玄觉,诜诜乘虚游。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二)

旋行蹑云纲,乘虚步玄纪。

吟咏帝一尊,百关自调理。

俯命八海童,仰携高仙子。

诸天散香华,翛然灵风起。

宿愿定命根,故致高标拟。

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步虚辞十首(其三)

嵯峨玄都上,十方宗皇一。

苕苕天宝台,光明焰流日。

炜烨玉林华,茜粲曜珠实。

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步虚辞十首(其四)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