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海诚斋老,千年百卷诗。
不亲门下炙,却恨我生迟。
嚼句有何味,班荆坐许时。
大羹元淡泊,妙处少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山中读诚斋诗》。诗中的“四海诚斋老”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颜真卿,他号称诚斋,因其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四海诚斋老”。颜真卿的诗歌广泛流传,影响了无数文人墨客。
诗中“千年百卷诗”表明颜真卿留下的诗作如同经典之作,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作品数量之多可谓是百卷。接下来的“不亲门下炙,却恨我生迟”则反映了王迈个人对于时空的感慨,他没有能够与颜真卿同时代,亲近其诗歌的光辉,因此感到遗憾。
“嚼句有何味”一句,则表达了读者在品味古人诗词时的深沉体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智慧。而“班荆坐许时”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阅读场景,诗人在自然中安静地享受着颜真卿的诗句。
最后,“大羹元淡泊,妙处少人知”一段,则赞美了颜真卿诗歌的高远和深邃。这里的“大羹”指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和诗风,它们既宏伟又简约,不事雕琢却自有其独到的韵味。然而,这种艺术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故曰“妙处少人知”。
整首诗通过王迈对颜真卿及其作品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尊崇,以及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中国文人之间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与艺术共鸣。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出处行藏不偶然,何曾由我总由天。
收回紫陌红尘足,来结青山绿水缘。
万籁鸣时仍瀑布,数鸦起处忽林烟。
暮云正尔商量雪,却被催诗雨插先。
亭前一望水东流,更有雄楼在上头。
燕子飞来春漠漠,鸱夷仙去水悠悠。
神交故国三千里,目断中原四百州。
日暮片云栖古树,昔人留与后人愁。
盛年忧国鬓毛苍,谏疏端堪铭豆觞。
行或使之苗膏雨,心乎爱矣藿倾阳。
荣华不与群儿竞,名节须留千载长。
试看丹青阁中句,吾宗有此好元方。
曾向瑶池稳泛槎,眼看西母佩飞霞。
定分天地冲和气,来匹公侯富贵家。
熊胆课儿心苦淡,鱼轩锡命世荣华。
樽前何物堪为寿,笑指蟠桃几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