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题临赋(其一)

近南逢剧暑,多病客难禁。

与物甘同静,何人肯见寻。

望云生远梦,看月得禅心。

咫尺西关路,输君杖履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接近南方时遭遇酷暑,多病的身体难以抵挡。
我选择与万物共静,却无人来探访我。
遥望云彩引发远方的梦境,观赏明月获得禅意的心境。
虽然近在咫尺的西关路,却不如你轻松地步行前往。

注释

近南:接近南方。
剧暑:酷暑。
多病:身体状况不佳。
客: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难禁:难以抵挡。
与物:与自然。
甘同静:愿意保持宁静。
何人:谁。
见寻:来访。
望云:遥望云彩。
远梦:远方的梦境。
禅心:禅定的心境。
咫尺:很近的距离。
西关路:西边的城门道路。
输:不如,败给。
杖履:手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感慨于外出不易,因而选择了与大自然为伴,享受一种宁静与孤独。

“近南逢剧暑,多病客难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季酷热难当的情景,以及行旅者因病痛而行动不便的艰辛。

“与物甘同静,何人肯见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与物甘同静”体现了一种道家思想,即顺应自然,与万物为友。

“望云生远梦,看月得禅心”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飞扬,他通过观赏天上的云和夜晚的月亮,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超然。

“咫尺西关路,输君杖履临”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旅途的向往,以及对于朋友或知己的思念。这里的“西关路”可能是指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输君杖履”则是在送别时赠送的旅行用品,用以表达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闹与寂寞,动与静,以及世俗与超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舸

一舸泛漭沆,风涛正掀舞。

驾空赫鱼龙,沈浮未知所。

同舟一性命,俱父父母母。

倚门望儿归,天亦谅辛苦。

胡为托笑言,射影学溪弩。

形式: 古风

三十一岁吟

三十一年鸿荡癯,只影流落长江湄。

耐寒忍苦还力饥,寤寐千古圣贤书。

有时理到意独会,有时欲动心如痴。

有时目睫交宇宙,有时咫尺生藩篱。

有时开口邈豪杰,有时瞑目惭婴儿。

坚凝力量在深省,但守潇潇风雨鸡。

形式: 古风

与李叔夔钱子云同游兴教寺约齐都巡

古寺坏壁存菩提,又有达磨苍龙如。

我来问讯若旧知,宇宙中间真蘧庐。

朋侪邂逅谁亲疏,秋风相对一笑醵。

杯行草草复徐徐,山僧野朴谈古初。

谓元城老当此居,浩叹不足歌继之。

满庭灿灿木芙蕖,疑是莱柏邓栟榈。

人多病俗不可医,天欲废道还从渠。

儒生腹大能几围,但教盛酒勿盛书。

形式: 古风

兀兀栖精庐

兀兀栖精庐,青山日相对。

静照年少非,动虞壮士悔。

耕锄计已晚,畚筑力犹耐。

夜卧司马衾,晨餐鲁直菜。

自计清庙修,谁知圜壁坏。

人情春水波,世事寒云态。

直道丛百谪,孤踪绕群吠。

拘累僒形骸,忧危积肝肺。

逢人口即瘖,出户足如碍。

周程俨范模,刘张遗謦欬。

涤垢学归愚,达增务韬晦。

志苦秋不磨,发白春匪载。

采菊聊倾觞,延兰可纫佩。

官馈乏三月,家书隔千载。

楚语欲听惯,峒关惊未溃。

冥冥瘴雾间,冂冂灵光在。

莫挥感时泪,山水怡吾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