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木樨开第二花

苍苍仙种自谁栽,一度秋光两度开。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园圃景象,诗人通过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苍苍仙种自谁栽" 这一句以问询的形式引出主题,既是对植物来历的好奇,也隐含着对自然界奥秘的探寻。接着 "一度秋光两度开" 则描绘了植物在秋天的生长过程,秋风中花朵开合的景象,展示了植物生命力与季节变迁的和谐共存。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敬畏自然、崇尚美好的心态。宝花装点世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寄托的寻求。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这两句则转入了夜晚的氛围,月光下的花香与即将到来的寒霜中急促地采摘菊花的情景,透露出一种珍惜时光、捕捉美好的情怀。

最后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担忧和对于生命短暂的警醒。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强调了时间宝贵,不应错过任何美好瞬间。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既有对植物生长的细腻描绘,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重过岳阳

远役数千里,重来十四春。

山城风景旧,人物岁时新。

官舍多陈迹,君山是故人。

楼头一杯酒,聊涤客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如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食河豚鲈鱼席间口占

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笑他俗子甘鳅鳝,为此杯羹戒不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首夏而有秋意

才过清和候,凄然感旅怀。

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

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

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