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质甫侄铨集

乾淳门户芳菲歇,尚喜兰芽接续开。

不学老刘看花去,又牵小阮入林来。

汝贤能宝郑公笏,吾耄难燃内史灰。

天目侍郎今水镜,不妨长榜注官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乾淳年间繁华已逝,还好有兰花相继绽放。
我不再像老刘那样赏花,而是带着小阮走进树林。
你有贤能如同郑公的玉笏,我年迈却难以燃烧如内史的薪柴。
天目侍郎如今如明镜般清澈,不妨长久地担任注官职务归来。

注释

乾淳:宋孝宗年号。
门户:家族或朝廷的声望。
芳菲:花草的香气或繁盛。
歇:停止,消逝。
尚喜:仍然感到欣慰。
兰芽:兰花的嫩芽。
接续:连续不断。
老刘:虚构的人物,代指爱花之人。
看花去:赏花游玩。
小阮:虚构的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林来:进入树林。
汝:你。
贤能:才能出众。
郑公笏:郑公的象牙笏板,象征权力和地位。
吾:我。
耄:八九十岁的年纪,指老年。
内史灰:古代官职,比喻才能或热情。
天目侍郎:官职名,可能指某位官员。
水镜:形容人洞察力强,如镜子般清晰。
长榜:长期任职的任命。
注官:官职任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质甫侄铨集》。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乾淳门户芳菲歇,尚喜兰芽接续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前月下的温馨画面。“乾淳”指的是清静安详的境界,“门户芳菲歇”形容家宅间处于和煦的春光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尚喜兰芽接续开”表达诗人对兰花初绽时那份欣喜之情,这里的“兰芽”即是兰花刚刚开放的样子,意味着新的希望和生命力的延续。

"不学老刘看花去,又牵小阮入林来。"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不学老刘”可能是指不像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人们又称他为“老杜”,实为误传,正确应为“老杜”,即杜甫)那样只注重外在的景物,而是更深入地去体验与感受自然之美。接着“牵小阮入林来”则表达诗人与朋友共游于林间的情景,“小阮”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字或昵称,代表着诗人的友人,这里的“牵”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拉着朋友的手,与其同行。

"汝贤能宝郑公笏,吾耄难燃内史灰。"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自己年迈已不再有大志的感慨。“汝贤”即是称赞对方之才华,“郑公笏”可能指的是古代用以记事的竹简或其他器物,这里暗示朋友的学问如宝贵的书籍。而“吾耄难燃内史灰”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年迈已老,心中那份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已经很难再点燃。

"天目侍郎今水镜,不妨长榜注官回。"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境。“天目”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湖水,“侍郎今水镜”形容如同明镜般映照出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清澈。而“不妨长榜注官回”则可能是对友人仕途顺利的一种祝愿,希望他能够名列长榜,官至高位。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美景和表达对朋友的情谊,以及自我身世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与深邃意境。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郑司户

目送双旌已黯然,可堪之子去联翩。

遥知幕下闻三语,不要山阴送一钱。

聊与远民蠲热瘴,并为迁客饮寒泉。

昔游仅及罗浮半,安得从君访绝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郑君瑞知闽清

兹邑犹淳古,君行作长官。

假令三尺密,终有一分宽。

栗里归差易,桐乡爱极难。

千峰青绕郭,暇日想凭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郑端州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郑倅子善

早钦世德如龙虎,晚挹英标亦凤麟。

重浚陂塘今长古,不私风月肯分人。

衮衣国既归真宰,珠履君应作上宾。

洛社诸贤问村叟,暮年已饰太丘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