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端州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渴望进入漳潮之地,红色牙旗夹道排列。
皇上正担忧瘴气之俗,您能带来清新的风气。
海滨有埋藏珍珠的人家,山岩间却没有凿石做砚的工匠。
未来希望您的事迹能录入循吏传记,与古代贤良并列其中。

注释

漳潮:地名,漳水和潮水交汇处。
牙旗:古代官府出行时使用的装饰华丽的旗帜。
瘴俗:热带或山区的疾病和不良风俗。
惠:给予,此处指带来好处。
斲砚工:雕刻砚台的工匠。
循吏:奉公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郑端州离别时的深情赞美和对其清廉品格的期待。开篇“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两句,通过漳河滚滚波涛与鲜红的牙旗紧贴道路的情景,展现了郑端州将要进入的官场环境和他的威仪气势。

接着,“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表达了作者对郑端州能够以清廉之风惠泽百姓、缓解民间疾苦的期望。这里,“帝方”指朝廷,对民生疾苦感到忧虑,而“君可惠清风”则是希望郑端州像一阵凉爽的清风,为民众带来舒适。

第三句“海有沉珠户,岩无斲砚工”通过对比海中的沉珠(珍贵之物)与山中缺乏雕刻砚台的匠人,暗示郑端州如同那珍贵的沉珠,是难得的人才,而山中虽有美石,却无巧手可雕琢其用。

最后,“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则表达了作者对郑端州将来能像往昔清廉官员一样,被历史所记载和赞誉的预期。"它年"指的是过去的年代,而"循吏传"则是指那些循规蹈矩、公正无私的官员,"要杂古人中"意味着郑端州将会在这些古代清官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送别之情谊浓烈,而且对郑端州的品格和未来有着极高的评价。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郑倅子善

早钦世德如龙虎,晚挹英标亦凤麟。

重浚陂塘今长古,不私风月肯分人。

衮衣国既归真宰,珠履君应作上宾。

洛社诸贤问村叟,暮年已饰太丘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金仙上人罢讲

翻经岩电眼,竖拂海潮音。

暂卓飞空锡,坚辞布地金。

忉忉菩萨语,切切老婆心。

明日入山去,城中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金仙玢上人主讲隆寿院

昔委荆榛谁起废,今增轮奂不为奢。

微神通力营经藏,须海潮音转法华。

况有紧帮王打供,岂无长者子倾家。

此行非作衣钵计,饶益尤多等算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金潮州三首(其三)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

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

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

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