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献郑大夫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

楼台独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泽国春。

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圣明的君主东方忧虑海潮上涨,寻求更换宰相来掌控全局。
他独自坐在楼台上,面对江山和明月,舟船已先出发,给水乡带来春天的气息。
遥想万民打开家门迎接新气象,近处听说盗贼侵扰了周边的邻里。
何时能亲自治理,调和万物,让天下人都成为尧舜那样的贤人。

注释

圣主:指皇帝。
涨海滨:海潮上涨。
副相:宰相。
陶钧:比喻掌控全局。
楼台:高楼台榭。
泽国:水乡。
春:春天。
万家:众多家庭。
户外:门外。
群盗:盗贼。
诸邻:周边邻居。
调元化:调和万物。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的君主对远方边疆之忧虑,心系国家的安危。开篇“圣主东忧涨海滨”表达了君主要到东方的海边去关心民众的生活,这里的“涨海滨”象征着国土的 边缘和广阔。紧接着“思移副相倚陶钧”则是说君主思念忠诚能干的辅佐,像倚靠在陶器上的铃铛一样稳固可靠。

“楼台独坐江山月”写出了诗人孤独地坐在楼台上,对着江山之美与明亮的月光,心中却充满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舟楫先行泽国春"则描绘出诗人希望像小船的桨先行开路一样,带来春天的滋润和恩惠给整个国家。

“遥想万家开户外”表达了对远方万家之希望,他们能够打开门户,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紧接着“近闻群盗窜诸邻”却又反映出现实中的不平,诗人听闻附近有匪徒作乱,这与之前的和谐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能在什么时候进入一个由圣贤之君主导的太平盛世,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像尧、舜时代那样生活得如同神仙一般,享受着和平与幸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当前乱象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圣君的渴望,以及他个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留别山家

闲门不易求,半月在林丘。

已与山水别,难为花木留。

孤怀归静夜,远会隔高秋。

莫道无言去,冥心在重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友人

一别一相见,须臾老此生。

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

诗近吟何句,髭新白几茎。

路岐如昨日,来往梦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远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

化石早曾闻节妇,沈湘何必独灵妃。

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范评事

行坐不相遗,辕门载笔时。

雅知难更遇,旧分合长思。

梦即重寻熟,书常转达迟。

山斋终拟到,何日遂心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