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

化石早曾闻节妇,沈湘何必独灵妃。

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唐代所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通过树木的生长周期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同时设定了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景。这里的“金扉”象征着遥远而又难以触及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表达了亲人迟迟不归的焦虑和不安。自然界的变化(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强化了这种等待中的哀伤。

中间两句“化石早曾闻节妇,沈湘何必独灵妃。”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女性形象——节妇和灵妃,表达了坚守节操与忠贞不渝的理念。这里作者通过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寄衣”是比喻,意味着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上的交流,而是要求一种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感联系。这样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不可磨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抒写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忠贞不渝的情操,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寄范评事

行坐不相遗,辕门载笔时。

雅知难更遇,旧分合长思。

梦即重寻熟,书常转达迟。

山斋终拟到,何日遂心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范郎中

藜杖山中出,吟诗对范家。

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

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赊。

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淮南送友人归沧州

风色忽西转,坐为千里分。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

乡关百战地,归去始休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