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雨堂

太宗之治万国新,梯山航海来珠珍。

当时宝藏尽充溢,暇日从容延近臣。

君无骄吝臣不谄,博哉仁言吾所闻。

乃知不能正君者,虽有议论徒纷纷。

至今华堂扁秋雨,衮衮积善归云仍。

谁能岁晚事斯语,堂中主人丞相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蔡楠的《题秋雨堂》,以“太宗之治万国新”开篇,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太宗治理国家,四方归附,海内安宁,珍宝汇聚。接着诗人提到在这样的时代,宝藏充盈,君主没有骄奢淫逸之心,大臣也无阿谀奉承之态,展现出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仁德。

“君无骄吝臣不谄,博哉仁言吾所闻”,进一步强调了君臣之间基于仁德的相处之道,君主宽厚而不骄纵,臣子诚实而不谄媚,这种氛围下,君主的言论充满了广博的仁爱之心,让人听闻后深受启发。

然而,“乃知不能正君者,虽有议论徒纷纷”,诗人在此提出了一种反思,认为真正能改正君主错误的人,即使有真知灼见,也往往难以被采纳,只能徒增纷扰。这句蕴含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最后,“至今华堂扁秋雨,衮衮积善归云仍”,将话题转至“秋雨堂”,描述了这座华美殿堂在秋雨中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美德的积累,如同云朵般悠远而深邃。

“谁能岁晚事斯语,堂中主人丞相孙”,则表达了对能够传承和实践这些美好理念之人的期待,暗示了对后世子孙的教诲,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先辈的美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对理想政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君臣关系以及美德传承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4)

蔡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年不详,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工诗词,吕本中等常与之唱和。官宜春别驾。著有云壑隐居集三卷,词有浩歌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号:云壑
  • 籍贯:南城(现属江西)
  • 生卒年:??~1170

相关古诗词

题广昌县平西台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

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

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

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

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

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

形式: 古风

题崇觉寺

溪云障微阴,竹风消午暑。

行穷紫翠间,金榜开梵宇。

残僧四五辈,衣破貌淳古。碧筒?寒泉,屋角挂飞雨。

高堂俨遗像,丹青烂圭且。

当时立廊庙,兄弟皆接武。

谁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

石麟卧斜阳,断碣枕庭庑。

悟此笑世人,微荣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登稽古阁晚眺

檐外川原迥,烟中草树微。

山城暮吹角,客子泪沾衣。

岁月经身老,行藏与愿违。

归禽带落日,渺渺背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泊钓台

高台百尺凌云碧,维舟夜久霜月白。

瘿木窣窣摇枯藤,寒濑潺潺落苍石。

先生退隐知几年,汉家钟鼎徒凌烟。

高风千古磨不尽,山水照映长明鲜。

我来俯仰惭羁旅,冲寒愁怕玄冬暮。

此身不负白鸥盟,暂此迟留亦何预。

起来搔首江茫茫,孤篷却逐雁随阳。

人生游行岂易得,惟有此夕难相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