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羡东邻富,堪嗟西舍贫。
家居一块土,天定两般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东邻的富裕与西舍的贫穷,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首句“莫羡东邻富”,劝诫人们不要羡慕他人之富,暗示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存在。接着,“堪嗟西舍贫”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西舍贫困状况的同情和叹息,强调了贫富之间的鲜明对比。
“家居一块土”,描述了贫富双方共同拥有的物质基础——土地,以此来强调贫富差异并非由资源本身决定,而是由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所导致的结果。最后一句“天定两般人”,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似乎在探讨命运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暗示着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不同境遇,但同时也留有余地,让人思考个人努力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并引发人们对命运、努力与社会公正的深层次思考。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多时南北地,今复过东山。
未遂登临愿,终身负恧颜。
溪源何处发,流水下瑶天。
未到庐山下,先观瀑布泉。
汨罗屈原苦,首阳伯夷饥。
我欲戒孤愤,不与借阶梯。
绿水青山里,禅关锁白云。
胡麻流碧涧,瑶草吐奇芬。
古柏枯无用,长沙虚有闻。
若非亲目击,何以报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