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知蒲柳望秋零,意外惊延七十星。
膝下还为小顽子,籍中已是空閒丁。
先人蠹卷箱藤白,老母鱼羹钓竹青。
尽把馀生享天福,亦无惭愧到山灵。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七十喜言五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在步入七十高龄时的感慨和生活态度。首句“自知蒲柳望秋零”,以蒲柳易凋零比喻自己体弱多病,对秋天的到来充满忧虑。然而,“意外惊延七十星”又透露出对超出预期活到七旬的惊喜。
“膝下还为小顽子”,暗示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生活虽忙碌但不乏乐趣。“籍中已是空閒丁”,则表明自己在社会地位上已经退居闲散,不再承担繁重的职责。
“先人蠹卷箱藤白”,描绘了书房中的景象,书籍被虫蛀,箱藤已显白色,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和对先人的怀念。“老母鱼羹钓竹青”,则转而描绘母亲亲手烹制的鱼羹和垂钓的悠闲时光,展现出家庭亲情的温馨。
最后两句“尽把馀生享天福,亦无惭愧到山灵”,诗人决定珍惜余生,享受天伦之乐,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点,没有对山川精灵感到任何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七十回来秋叶零,后怜历岁已晨星。
不才尽自惭诸己,识字聊堪破一丁。
心事浩随云共白,鬓毛难学草回青。
湖田绕舍粗睟粥,鸡骨丰凶屡托灵。
眼识茫茫齿发零,种田还欲候穰星。
百年云倘行犹未,七十为稀幸已丁。
待月露生秋袷紫,仰天风卸暑巾青。
时修静观心斋里,应物虚明自觉灵。
颠毛脱尽野僧如,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
玉带朱衣鹤发明,夕阳林下寄长生。
秋凉春暖筋骸健,雨后晨初意思清。
荫树一编依卧鹿,傍花三酌趁啼莺。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遥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