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言世事祇如棋,千载是非人共知。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党锢无钩汉亦衰。
覆辙相寻多不悟,抚编太息此何时。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于石的作品,名为《读史·其六》。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历史兴衰以及人才得失的深刻感慨。
“莫言世事祇如棋,千载是非人共知。”这两句诗强调了历史的变幻莫测,如同下棋一般,每一步都可能影响整个局面,而历经千年的人们对于这些变化仍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吾道废兴时否泰,人才进退国安危。”这里,“吾道”指的是正义之道或者儒家之道。诗人感慨于道德的兴衰与时代的盛衰相连,而人才的出现或消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诗书未火秦犹在,党锢无钩汉亦衰。”这两句诗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控制思想和文化,下令焚烧除医、卜、农三种书籍之外的所有书籍,同时活埋了许多儒家学者。然而,诗中指出尽管如此,秦朝最终也没有能够长久,而汉朝虽然没有使用严苛的手段来控制思想,但同样出现了衰败的情况。
“覆辙相寻多不悟,抚编太息此何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重演的无奈和悲哀。就像车轮的痕迹互相追寻,但许多历史教训并没有被人们领悟,诗人在翻阅史书时,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感慨于当下之世何以至此。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人才价值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不详
今来古往一封疆,虎斗龙争几帝王。
百二山河秦地险,八千子弟楚天亡。
朝廷有道自多助,仁义行师岂恃强。
往事废兴何处问,寒烟衰草满斜阳。
汉楚兴亡事已休,至今堪叹亦堪羞。
郑君不肯更名籍,项伯胡为赐姓刘。
寡助固知亲亦叛,孤忠忍以主为雠。
人臣贵在明大义,勿为身谋为国谋。
秦亡四海角群雄,三尺胡然起沛丰。
首录酂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
亲而寡助宁非叛,国尔忘身始是忠。
赏罚于斯庸未当,终然击柱或争功。
世以燔经咎李斯,斯文兴丧岂关渠。
楚人未烈咸阳火,秦府犹存博士书。
吾道不随灰烬冷,残烟空锁帝王居。
独嗟先入收图籍,刀笔区区计亦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