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音阁

石磴盘空上,桔筇健可支。

春随红雨乱,峰抱白云痴。

旧迹飞鸿印,游踪怖鸰知。

夕阳尚留恋,莫怪下山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怀溎的《登观音阁》描绘了登山者在观音阁前的景象。首句"石磴盘空上"展现了山路陡峭,石阶蜿蜒直上天空的画面,富有动态感。"桔筇健可支"则写出诗人手持竹杖,步履稳健,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春随红雨乱"运用比喻,将春色比作纷飞的红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花开烂漫的场景,而"峰抱白云痴"则以拟人手法,写山峰仿佛沉醉于白云之中,显得静谧而神秘。

"旧迹飞鸿印"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过往行者的足迹,"游踪怖鸰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同伴或动物的想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夕阳尚留恋,莫怪下山迟"以夕阳的依恋不舍,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也寓言了人生的迟暮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

张怀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魏野草堂

捷径终南迹已无,草堂犹听野人呼。

大名君相烦徵召,小隐溪山入画图。

剑外讴吟间寓客,窝中安乐老潜夫。

长途消尽轮啼铁,乡里高风说益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一)

出门百里余,风物便清美。

孰为同心人,邂逅忽在此。

病后不自怜,倔强若有恃。

忘从辛苦来,翻然各欣喜。

行乐宜及时,惜费真可鄙。

此意天公知,秋光为君霁。

形式: 古风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二)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

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

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

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形式: 古风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三)

香气空中来,欲著游人衣。

入门树下坐,树老花半稀。

淮南古名胜,小山今是非。

此桂占此境,知复谁所遗。

婆娑莫叹息,外瘠中愈肥。

不见欧公柳,长对吴岫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