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梦中作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江东的商人穿着木棉做的皮衣
聚会结束后,金山的月光洒满了高楼

注释

贾客:商人。
木绵裘:木棉制作的皮衣。
会散:聚会结束。
金山:地名,可能指金山寺或某处有金山的地方。
月满楼:月光洒满楼阁。
夜半:半夜。
潮来:潮水上涨。
风又熟:风力加强。
卧吹:躺着吹奏。
箫管:箫笛等管乐器。
扬州:地名,古代繁华的城市。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江东的商人穿着轻软的木绵裘,在月色辉映下的金山楼中欢聚。夜半时分,大潮汹涌而来,伴随的是那熟悉的风,卧室中吹响箫管的声音悠扬,仿佛已经到达了远方的扬州。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展现。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遐想和自由自在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周穜惠石铫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乾。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潘谷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形式: 古风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

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

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

东方先生好自誉,伯夷、子路并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

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谓实。

问我此生何所归,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

形式: 古风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

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

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

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馀。

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