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

皇穹何处飞琼屑,散下人间作春雪。

五花马踏白云衢,七香车碾瑶墀月。

苏岩乳洞拥山家,涧藤古栗盘银蛇。

寒郊复叠铺柳絮,古碛烂熳吹芦花。

流泉不下孤汀咽,断臂老猿声欲绝。

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檐溜水晶折。

拂户初疑粉蝶飞,看山又讶白鸥归。

孙康冻死读书闱,火井不煖温泉微。

形式: 古风

翻译

广阔的天穹哪里飘来了琼玉的碎片,洒落人间化作了春天的白雪。
五彩斑斓的马儿踏过白云铺就的道路,香气四溢的车辆辗过瑶池边的月色。
苏州的岩洞环抱着山间人家,山涧的古藤和老栗树缠绕,宛如银蛇盘旋。
寒冷的郊外柳絮重叠铺展,古老的沙洲上芦花绚烂纷飞。
细流不再下泻,孤独的汀洲上泉水呜咽,断臂的老猿叫声凄厉欲绝。
鸟儿啄破冰潭,如明镜般水面开启,风吹檐下滴水,似水晶折断掉落。
拂门而入初以为是粉蝶在飞舞,望向山峦又惊讶白鸥归来的情景。
孙康在严寒中苦读至死于科考之地,火井无法提供温暖,温泉也显得微不足道。

注释

皇穹:广阔的天穹,指天空。
琼屑:琼玉的碎片,比喻雪花美丽珍贵。
五花马:形容马匹毛色斑斓。
白云衢:白云铺成的道路,形容道路高远美丽。
七香车:装饰华美,散发香气的车。
瑶墀:宫殿前的玉石台阶。
苏岩:指苏州一带的岩石或岩洞,泛指风景秀丽的地方。
乳洞:溶洞,形似乳房的洞穴,常有钟乳石。
山家:山中的居所,指山民的家或隐士的住处。
涧藤:山涧中的藤蔓。
古栗:老栗树,此处可能形容树木古老苍劲。
寒郊:寒冷的郊野。
铺柳絮:形容柳絮遍地,如同铺了一层。
古碛:古老的沙洲,碛指水边有沙石的浅滩。
烂熳:灿烂,绚丽,此处形容芦花盛开的样子。
流泉:细小的流水。
孤汀:孤独的小洲。
咽:水流声低沉,如泣如诉。
断臂老猿:失去手臂的老猿,此处形容极为凄凉的情境。
鸟啄冰潭:鸟儿在冰面上啄食,使冰面破裂。
玉镜开:比喻冰面破裂后水面如镜子般明亮。
风敲檐溜:风吹檐下滴水的声音。
水晶折:比喻滴水声音清脆,如水晶断裂。
拂户:拂门,指开门的动作。
粉蝶飞:粉蝶飞舞,形容春日景象或误以为是蝴蝶的情景。
看山:眺望山景。
白鸥归:白鸥归来,象征宁静或归隐之意。
孙康:古代勤奋读书的典故人物,此处比喻刻苦学习。
读书闱:科举考试的地方,闱指考场。
火井:能自然冒出火焰的井,这里可能指无法提供温暖的反常现象。
温泉微:温泉的温暖显得微不足道,形容环境极其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图画,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开头两句“皇穹何处飞琼屑,散下人间作春雪。”通过神话中的仙境和琼屑比喻雪花,使得诗意更为高远和神奇。接下来,“五花马踏白云衢,七香车碾瑶墀月。”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五花马与七香车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雪后的仙境之美。

“苏岩乳洞拥山家,涧藤古栗盘银蛇。”这两句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隐逸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山家、乳洞和涧藤都构成了一种幽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空间。

“寒郊复叠铺柳絮,古碛烂熳吹芦花。”此处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再次强化了冬日雪景的美感。而“流泉不下孤汀咽,断臂老猿声欲绝。”则是从听觉上加深了诗意,通过水声和猿啼的声音,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檐溜水晶折。”这两句中,“玉镜”、“水晶”这些形容词的使用,不仅映衬出雪后的清澈与纯净,也让人感受到冬日之美的另一层面。

“拂户初疑粉蝶飞, 看山又讶白鸥归。”此处通过对小动物行为的观察,又一次强调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孙康冻死读书闱,火井不煖温泉微。”则是借古人孙康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坚持与执着,即便是在严寒之中,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和学问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严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意境。语言华丽,想象奇特,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上阁

水石引我去,南湖复东壑。

不厌随竹阴,来登石上阁。

磴道通石门,欹崖断如凿。

飞梁架峰头,夭矫虹霓若。

下视竹木杪,仰见悬泉落。

水声兼松吹,音响参众乐。

时时为雾雨,飘洒湿帘箔。

吾欲弃簪缨,于兹守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石上阁

石上搆层阁,便以石为柱。

千载□栋梁,岂有□危惧。

苔壁绝人踪,虹桥横鸟路。

攀涉惬所怀,幽奇未尝遇。

迥然半空里,物象竞相助。

云外见孤峰,林端悬瀑布。

引望无不通,兹焉倍多趣。

徒□欲忘归,衣裳湿烟雾。

形式: 古风

刘黑闼解嘲人语(其一)嘲水恶鸟

水恶,头如镰杓尾如凿,河里搦鱼无僻错。

形式: 古风

刘黑闼解嘲人语(其二)嘲骆驼

骆驼,项曲绿蹄,被他负物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