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鹤台南望白云关,城市犹存暂一还。
书出步虚三百韵,蕊珠文字在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站在鹤台上南望白云关的情景,城市的轮廓犹如在眼前一幕幕重现。诗中“书出步虚三百韵”表明诗人的才华横溢,以至于他的作品达到了三百首之多,而“蕊珠文字在人间”则强调了这些作品的不朽价值,如同珍贵的蕊珠般流传世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文学成就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情怀。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留给后人的愿望。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每书题作上都字,怅望关东无限情。
寂寞此心新雨后,槐花高树晚蝉声。
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
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
西施颜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一双玉手十三弦,移柱高低落鬓边。
即问向来弹了曲,羞人不道《想夫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