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晚望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遥远的海角遥望长安,日边的云彩更显斜长。
身心悠闲梦境如蝶,眼疾使我昼夜只见花香。
岂止陶潜能远离尘俗,范蠡也不能轻易离开家乡。
未能报答皇恩已生白发,目光所及只有天边飞翔的大雁和无尽的水面。

注释

海角:偏远的海角。
长安:古都长安。
赊:遥远。
日边:太阳附近。
云影:云彩的影子。
横斜:歪斜、不规则。
身闲:身心清闲。
梦觉:梦醒。
俱成蝶:如同梦境中的蝴蝶。
眼病:视力疾病。
朝昏:早晚。
只见花:只能看到花。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避俗:远离世俗。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曾放弃官位泛舟江湖。
浮家:四处漂泊。
君恩:皇上的恩惠。
华发:白发。
目断:目光尽头。
飞鸿:飞翔的大雁。
水四涯:水面无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海角处的晚景观赏之情怀。"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表达了诗人站在长安城的尽头,远眺时光流转,夕阳西下,云影斜映的壮丽景象。"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闲适,如同蝴蝶一般在花间舞动,即使身体有疾,眼前所见也只有那绚烂的花朵。

接下来的两句"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陶渊明和范宽的不同态度。陶渊明能够超然物外,避世隐居,而范宽则因追求仕途而漂泊不定。

最后两句"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中,“君恩未报”可能是指诗人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尚未完全表达,而“惊华发”则形容惊人的美丽景色。"目断飞鸿水四涯"则描绘了视线所及,尽是水天相接,孤鸿寂寥在远处飞翔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复用前韵约蹈元顾

时序惊人咄咄来,荣枯毕竟为谁催。

风将满地飞红去,日拥半天高绿回。

顾我似尝当道李,渴君如望隔林梅。

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三)

忆昨司青琐,公时对紫薇。

午轩评谏草,晓殿缀朝衣。

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

白头情易感,无泪与君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二)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一)

秀出青徐野,风移邹鲁乡。

家声齐丙魏,人物到轩黄。

漫士从三已,危机付两忘。

并游无此老,谁与共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