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约蹈元顾

时序惊人咄咄来,荣枯毕竟为谁催。

风将满地飞红去,日拥半天高绿回。

顾我似尝当道李,渴君如望隔林梅。

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时光匆匆而来,万物兴衰究竟为何推动?
风儿吹落满地红花,阳光照耀半空绿意又回转。
看我如同路边被忽视的李树,你渴望的如隔林遥望的梅花。
一年的春光所剩无几,让我们举杯畅饮,让花开遍各处。

注释

时序:时间的流逝。
咄咄来:迅速到来。
荣枯:繁荣与衰败。
谁:何人。
催:推动。
风:风儿。
飞红:飘落的红花。
日:阳光。
高绿:高高的绿色。
回:回转。
顾我:看我。
似尝:好像。
当道李:路边被忽视的李树。
渴君:你渴望的。
隔林梅:隔林遥望的梅花。
春事:春天的事情。
无多子:所剩不多。
提壶:举杯。
触处开:各处开放。

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时序惊人咄咄来",直接点出了时间飞逝的速度,给人以压迫感。紧接着的"荣枯毕竟为谁催"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荣华落尽、事物更迭的无奈和思考。

下一句"风将满地飞红去"生动描绘了春天花开的情景,而"日拥半天高绿回"则是对春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映射出他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伤。

接着"顾我似尝当道李"和"渴君如望隔林梅"两句,分别用"尝当道李"和"望隔林梅"来表达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尝当道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一美好时刻,而"渴君如望隔林梅"则表现了对远方或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两句"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享受生活、寻找快乐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三)

忆昨司青琐,公时对紫薇。

午轩评谏草,晓殿缀朝衣。

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

白头情易感,无泪与君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二)

曲突深时虑,长裾鄙世流。

无书来北阙,有意在东周。

旷远嵇中散,疏慵马少游。

长松想风表,千古閟山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其一)

秀出青徐野,风移邹鲁乡。

家声齐丙魏,人物到轩黄。

漫士从三已,危机付两忘。

并游无此老,谁与共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将到金陵投宿乌江寺

阅世真成一梦阑,尘埃谁复共开颜。

辛壬癸甲常为客,南北东西只问山。

萦树远云高作盖,护田流水曲于环。

秋风送我江边寺,准拟如今到处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