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奔波朝士觅官忙,独买扁舟去意长。
汲黯旧闻羞作令,冯唐今愧老为郎。
鹓鸿引去知何慕,鸥鹭归来不乱行。
窃食端输厕中鼠,惊馀犹得饱饥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的读书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安慰与超然物外的情景。诗中“奔波”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朝士为求官职而忙碌奔波的情况,而“我”却独自买了一只扁舟,显现出一种逃离世俗纷争的愿望。
“汲黯旧闻羞作令”一句,通过对古代忠诚之臣汲黯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能为国家出力、羞愧作不了像汲黯那样的贤良之官的自我反省。紧接着,“冯唐今愧老为郎”则是对比古代的冯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渐老,仍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与不甘。
“鹓鸿引去知何慕,鸥鹭归来不乱行”两句通过对鸟儿归巢时的情景描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的羡慕,以及自己虽然生活混乱,但内心仍保持着一份宁静和坚守。
最后,“窃食端输厕中鼠,惊馀犹得饱饥肠”则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偷食的人,表达了一种不为人知、默默忍受困境的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能寻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联想,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自我超脱,是一篇表达个人悲凉情怀与超然世俗的佳作。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金雁桥南二顷湖,房公遗迹未湮芜。
人游杜牧晚晴赋,境对王维别墅图。
经始林泉心自巧,折冲廊庙术何迂。
当时只作幽人计,留得陈陶四万夫。
人间岁月都几许,醉里光阴差较长。
千日不醒终有尽,百年浑得要为常。
故人屡过无穷巷,一室能宽有醉乡。
好事不妨多酌我,老来无复次公狂。
泉上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
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
柳絮轻飏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閒。
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守颜。
一月如三岁,怀君未足侔。
情亲频入梦,句好欲生秋。
真有山阴兴,聊寻河表游。
翻愁江上别,心事不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