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吕三校书

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

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

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

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同年都被封为校书郎,到处悄悄行走放纵狂欢。
一起占据花园比作赵辟,竞争添加钱串来定秋娘。
七年的尘世变迁尽收眼底,八月的闲暇夜晚忽然同床。
话说到快明了时欢喜又哭泣,旁人笑话我们两人互相伤害。

注释

同年:指同一年科举及第的人。
拜:被授予官职。
校书郎:古代官名,负责校对典籍。
潜行:秘密行走,这里指低调行事。
烂熳狂:放纵不羁,尽情享受。
共占:一起占据,共享。
花园: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可能特指美女。
赵辟:人名,可能指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里代指情场上的竞争对手。
竞添:竞争增加。
钱贯:古时穿钱的绳子,这里喻指财富。
秋娘:唐代著名歌姬杜秋娘,泛指美丽多才的女子。
七年:泛指多年,不一定确指七年。
浮世:人世间,红尘。
经眼:亲眼见证,经历。
八月:具体时间,可能有特定含义或只是叙述的一部分。
闲宵:空闲的夜晚。
并床:同床,暗示关系亲密。
语到欲明:话说到快要清楚明白的时候。
欢又泣:情绪转换,既高兴又悲伤。
傍人:旁边的人,指周围的人。
相笑:嘲笑,觉得可笑。
两相伤:两人互相伤害,情感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同一时期学习、工作,共同追求仕途成功的场景。"触处潜行烂熳狂"表达了他们对功名的渴望和努力,这种努力达到了极致,几乎是一种狂热的状态。"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则是他们为了成功而斗志、攀比甚至在爱情上也有所争夺。

诗人通过"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七年的时光里,他们见证了世事的无常,而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忽然之间,友情和宿愿都如梦一场。

最后,"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伤感。在谈论这些往事的时候,他们虽然想表达喜悦,但最终却是不禁泪下。旁观者或许会以为他们在欢笑,却不知他们内心的伤痛和悲伤。这样的对比,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色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功名、爱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描写,展现了人生变迁与情感交织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赠严童子

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

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别杨员外巨源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

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

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

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

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

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咸阳少府萧郎

莫怪逢君泪每盈,仲由多感有深情。

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

顾我自伤为弟拙,念渠能继事姑名。

别时何处最肠断,日暮渭阳驱马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