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
谁能借问功名事,祗自扶持老病身。
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体弱,感慨身处红尘之中的心境。开篇“渐觉近来筋力少”直白诗人的身体状况,透露出一丝哀伤。紧接着,“难堪今日在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适应。
中间两句“谁能借问功名事,祗自扶持老病身”,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力感,无法追求功名,只能勉强维持着衰弱的身体。这里,“谁能借问”可能是对外界关心自己状况的一种期望,但这种期望又显得如此渺茫。
下半首“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诗人似乎在自我安慰,也在反思自己的经济状况,“贵得”二字意味着珍惜每一分钱,以便于购置药材来维持生命。同时,“肯嫌家计不如人”表达了对自己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满,但又无奈接受。
最后两句“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则是诗人的向往之地——洞庭湖畔,他希望有一天能回到那里的新居,与朋友作邻。这里,“安期”表达了一种平静和宁静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老年时期的无力感、生存的艰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张籍的生活哲学和艺术风格。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勋名尽得国家传,退狎琴僧与酒仙。
还带郡符经几处,暂辞台座已三年。
留司未到龙楼下,拜表长怀玉案前。
秋日出城伊水好,领谁相逐上闲船。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
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
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
湓浦成中为上佐,炉峰寺后著幽居。
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
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
低折沧州簿,无书整两春。
马从同事借,妻怕罢官贫。
道僻收闲药,诗高笑故人。
仍闻长吏奏,表乞锁厅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