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革裹尸,比似沙场尤可痛;
虎头食肉,愤投刀笔更何人。
这首挽联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张之洞逝世的哀悼之情。上联“马革裹尸,比似沙场尤可痛”运用了典故,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意指战死沙场,遗体被马革包裹而归,常用来形容英勇牺牲的精神。此处将“马革裹尸”的悲壮与“沙场”联系起来,强调了张之洞虽未亲身经历战场,但其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同样值得敬仰和痛惜。
下联“虎头食肉,愤投刀笔更何人”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张之洞才能卓越却未能施展的遗憾。虎头食肉比喻张之洞才华横溢,犹如猛虎般威猛;“愤投刀笔”则是说他因某种原因未能继续在政坛或文坛发挥其才智,如同壮志未酬的英雄,令人惋惜。整个下联表达了对张之洞未能实现其抱负的深深遗憾和对其才华的极高评价。
综观全联,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又对其生前的贡献和未竟事业给予了高度肯定,体现了对逝者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国人欲勿殇,有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朝廷宜矜恤,为联邦交习戎备而亡。
自康成不为乡里所容,衰绖出游,恸哭犹思临别赙;
惟孟坚实与纂修之事,宬编商订,蹉跎只恨未成书。
甲科乙榜何补于贫,烈士殉名,地下方干犹抱恨;
醇酒妇人以晦其迹,英雄失路,世间无忌总堪哀。
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