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十首(其一)

惊鱼乐深逝,倦鸟厌高飞。

独人不如之,可不为之悲。

失路陷荆棘,日暮还依依。

家乡隔山海,飘泊将焉归。

岁月不我与,两鬓倏已衰。

少壮不自力,老去愿皆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诗人以“惊鱼”、“倦鸟”自比,表达了在复杂世事中寻求解脱的渴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远去,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悲哀。

“惊鱼乐深逝,倦鸟厌高飞”,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鱼儿在深水中的自由快乐,与鸟儿对高空飞行的厌倦,暗喻人在社会中追求自由与逃避束缚的矛盾心理。鱼儿深潜于水底,象征着避世隐居的理想状态;而鸟儿厌倦高飞,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疲惫与无奈。

“独人不如之,可不为之悲”,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内心的悲伤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失路陷荆棘,日暮还依依”,描述了人在困境中挣扎,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仍然抱有一丝希望,不愿放弃。然而,“家乡隔山海,飘泊将焉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归宿的迷茫与不确定。

“岁月不我与,两鬓倏已衰”,时间的流逝让诗人感到无力与无奈,青春不再,岁月无情。最后两句“少壮不自力,老去愿皆违”则表达了对年轻时不努力、年老时愿望无法实现的遗憾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困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主题,具有较强的共鸣性和普遍性。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十首(其二)

山居复何事,卧听松涛喧。

先人有敝庐,亦在涧东偏。

高榜出层云,正对罗浮山。

罗浮去虽远,神往复神还。

时逢采药人,箕踞松下言。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十首(其三)

有客远方来,值此秋菊开。

貌古韵更古,人物疑无怀。

与我说竟日,意合无少乖。

我因问动止,略述渠所栖。

闻言惊叹久,隔此如云泥。

我有龙唇琴,愿公为调谐。

弹罢各一杯,宾主花间迷。

再拜再问公,兹去何时回。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十首(其四)

海天碧万里,三山落中隅。

云水隔千里,欲进无一涂。

扁舟不可泛,高车不可驱。

中有一仙翁,寿可千岁馀。

还入松脂林,结此丹霞居。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十首(其五)

取我一斗酒,对花斟酌之。

人生如转烛,为乐当及时。

不见古之人,念兹而在兹。

行藏各有分,奚为自怀疑。

从今至老死,冰霜善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