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槐

高槐夹前除,合荫卷若洞。

交柯载宿雨,压地翠色重。

青虫暖自挂,黄鸟晴辄哢。

枕簟傲炎风,为君高兴动。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大的槐树排列在前面的道路两旁,它们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像一个绿色的隧道。
树枝交错,还承载着昨夜的雨水,地面仿佛被翠绿的叶子重重覆盖。
青虫在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挂在树叶上,黄鸟在晴朗的天气中欢快地鸣叫。
竹席和枕头在炎热的风中显得傲然,它们因你的到来而感到兴奋和喜悦。

注释

高槐:高大的槐树。
夹:排列在。
除:道路。
合荫:交织的树荫。
卷若洞:像一个隧道。
交柯:交错的树枝。
载:承载。
宿雨:昨夜的雨水。
压地:重重覆盖地面。
青虫:青色的虫子。
暖自挂:在温暖中挂着。
黄鸟:黄莺。
晴辄哢:在晴天鸣叫。
枕簟:竹席和枕头。
傲炎风:在炎热中傲然。
为君:为了你。
高兴动:感到兴奋和喜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高槐夹前除,合荫卷若洞"表达了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的景致,其中“槐”指的是槐树,“夹前除”则是说两棵大树紧挨着生长,枝叶交织,形成了一片浓阴。"合荫卷若洞"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间的空间,如同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洞。

接下来“交柯载宿雨,压地翠色重”展现了春天雨后湿润的景象。“交柯”是指枝头相连,“载宿雨”则是说树上还挂着昨夜未干的雨珠,它们在阳光下闪耀,显得格外精彩。而“压地翠色重”则描写了雨水滋润之后的地面变得更加湿润和鲜活。

"青虫暖自挂,黄鸟晴辄哢"这两句诗展示了春天生物的活力。“青虫”是指小昆虫,它们在温暖中懒洋洋地悬挂,而“黄鸟”则是在晴朗的天气里自由歌唱。

最后,“枕簟傲炎风,为君高兴动”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喜悦。"枕簟"是说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傲炎风”则是一种对比之美,即在热风中依然保持清新不受影响。"为君高兴动"表明诗人因这景致而感到心旷神怡,情绪激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生机和诗人的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宿山寺

高峰浮云际,古寺高峰上。

秋来已潇洒,雨后益清旷。

坐随明月转,吟伴寒蛩响。

待晓出松关,幽襟谢嘉贶。

形式: 古风

宿云屏山寺

翠岭耸云端,巉巉走复蟠。

客从尘外入,僧向画中看。

月上千岩碧,风生万木寒。

平明惜归去,犹待一凭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宿东山村舍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茂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馀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晓曾不寐。

形式: 古风

宿田家

日落云四起,牛羊下高原。

今夜宿何处,孤烟生远村。

寥寥岩狖响,扰扰林鸦喧。

危坐欲终夕,此意将谁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