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帘幕低垂,梦中听得风声大。翠衾娇卧。

翻道寒犹可。冻合○毫,玉手拈来惰。围炉坐。

又开青琐。去数梅花朵。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夜思人的画面。帘幕低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主人公在梦中听到了风声,这风声似乎带着寒意,却也引出了对温暖的渴望。翠衾之下,女子娇柔地躺着,口中却说寒冷还能忍受,这种矛盾的表述,既展现了她的娇憨,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冻合毫,玉手拈来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用玉指轻轻触碰冰凉之物的情景,既表现了动作的轻柔,也暗含了对寒冷的无奈和慵懒的心态。接下来,“围炉坐。又开青琐。去数梅花朵”,则将场景进一步推进,女子坐在炉火旁,或许是为了取暖,或许是在等待,她起身打开窗户,去数窗外的梅花。梅花作为冬日的象征,不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也寄托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冬夜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变化,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感皇恩(其一)

天上紫泥封,凤鸾飞舞。十五年来尚如故。

发缄庄诵,还是先皇天语。鼎湖龙去也,乌号苦。

草莽旧臣,科名留付。今日龙章照蓬户。

青灯黄卷,此恨几能补偿。西风空展拜,松楸暮。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其二)

八载忝清班,迂疏无补。只合终身作渔父。

告身一纸,何意尚留天府。草堂重下拜,蓑衣舞。

劫火屡经,风霜牢护。深感良朋用心苦。

连翩使节,领取玉书交付。五湖云水外,奇光吐。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虮虱一微臣,角巾归久。名姓依然挂天口。

玉音虽远,犹幸述从臣友。遗簪蒙注念,惭颜厚。

彩笔已枯,虚名难副。毕竟聪明竟何有。

不才多病,八载圣恩孤负。鼎湖馀涕泪,青衫透。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壶中天.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节亦开听,倚此赋之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

乍讶宫商无节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

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

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

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