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抒发怀古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金陵(即南京)历史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英雄业绩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超然物外之感。

“霸祖孤身取二江”一句,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霸王(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一人之力夺得长江流域的壮举,展现了古人英雄气概。紧接着“子孙多以百城降”则转折为对后世子孙凭借祖宗余荫、占据百城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历史轮回与颓败之感。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一句中,“豪华尽出”指的是霸王及其子孙的辉煌成就,而“成功后”则是对那些事迹达到了顶峰之后的情况的描述。这里的“逸乐”意味着在功成名就之后的安逸享乐,但“与祸双”却暗示了这种享乐背后的灾难或不祥之兆,表明诗人对于过度享乐可能带来的历史警示。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两句,则是对过去遗迹的描绘。东府旧基,指的是古代王室或贵族所建的建筑遗址,而“留佛刹”则可能暗示了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佛教活动的场所。后庭馀唱和落船窗,则是诗人对往昔繁华现在冷清景象的描绘,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

最后,“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之意。黍离麦秀,是指农作物的成熟景象,而“从来事”则是对过往种种历史事件的总称。诗人提议将兴亡的大事暂时放下,以酒为伴,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然,这也是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和历史变迁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望,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辉煌成就的赞美,以及对过往繁华不再、历史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之意,是一篇集怀古、抒发个人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雨中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

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

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

牢落柴荆晚,生涯付一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閒。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雨花台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

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驾自启圣还内

衣冠原庙汉家仪,羽卫亲来此一时。

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

纷纷瑞气随云汉,漠漠荣光上日旗。

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覆影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