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自启圣还内

衣冠原庙汉家仪,羽卫亲来此一时。

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

纷纷瑞气随云汉,漠漠荣光上日旗。

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覆影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身着朝服的官员们遵循汉代的礼仪,皇帝亲自出席这一时刻。
天子应心怀对霜露的感慨,京城百姓也为鼓箫声感到悲伤。
祥瑞之气弥漫天空,荣耀的光芒照耀在日旗下。
皇宫大门紧闭,尘土并未飞扬,只有绿色槐树的影子错落有致。

注释

衣冠:指官员们的服饰,代指朝廷仪仗。
庙:古代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场所。
羽卫:指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通常由手持羽毛装饰的士兵组成。
霜露:象征艰辛和节俭,常用来形容天子的忧虑。
鼓箫:古代乐器,用于祭祀或庆典中的音乐。
瑞气:吉祥的云气,象征好运和祥瑞。
日旗:指皇帝出行时的旗帜,上面绘有太阳图案。
阊阖:古代宫殿的门,这里指皇宫。
绿槐:绿色的槐树,常见于古人的宫廷和街道。
参差:形容事物错落有致,此处指槐树影子的长短不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回宫的盛大场面,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出一种恢宏与庄严的氛围。开篇“衣冠原庙汉家仪”,即点出了汉族礼仪在广阔原野上的展现,"羽卫亲来此一时"则展示了皇帝护卫队伍的到来,给人以威严和紧迫感。

接着,“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既描绘出皇帝心怀霜露之感,体现其深谋远虑,又表现出百姓对于这场面所持有的叹息与悲凉情绪,透露出一种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情感。

"纷纷瑞气随云汉,漠漠荣光上日旗"一句,则是对祥瑞气氛和荣耀光芒的描写,让人联想到这是一场吉庆的集会。"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覆影参差"则通过对尘土未起、城门尚未关闭以及绿树成荫的描述,为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和自然之美。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不仅展现了皇家仪式的壮观,也蕴含着深层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集描述与抒情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将次洺州憩漳上

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

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将次相州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将至丹阳寄表民

晓马骎骎路阻脩,春风漠漠上衣裘。

三年衔恤空馀息,一日忘形愿少留。

末路悲欢随俯仰,此生身世信沉浮。

寄声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暂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将赴南徐任游茅山有作

丹阳太守意如何,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馀。

回寻灵药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