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近看遥见总风标,不拣疏村自断桥。

大士定中蒙素衲,太真浴起却红绡。

别修花史为题品,高倡离骚伴寂寥。

岁晚道人心似铁,爱香怜影尚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近处看去又能远眺,总是那风向标的指引,不论偏僻小村还是独木桥。
大士禅定中身披白袍,杨贵妃沐浴后披着红纱衣裳。
不再编撰花卉的历史,只以诗词来抒发孤寂,与《离骚》共鸣。
年末时分,修行者的心如铁石般坚定,虽爱花香、欣赏影子,仍难消心中愁绪。

注释

近看:从近处观察。
遥见:远望。
总风标:指路的风向标。
疏村:偏远的小村庄。
断桥:孤独的桥梁。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
定中:禅定状态。
素衲:白色的僧袍。
太真:杨贵妃的别称。
红绡:红色的薄绸。
别修:不再编纂。
花史:花卉的历史记录。
题品:诗词题目。
离骚:屈原的长诗。
寂寥:孤独寂寞。
岁晚:年末。
道人:修行者。
心似铁:心如铁石般坚硬。
爱香:热爱花香。
怜影:欣赏影子。
魂销:心神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开头两句“近看遥见总风标,不拣疏村自断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梅花在不同的距离和环境中都能保持其独立不羁的美丽,如同自然界中的精英,自成一派。

接下来的两句“大士定中蒙素衲,太真浴起却红绡”则从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将梅花比作仙境中的仙子,大士指的可能是道教中的高人或仙人,他们以纯洁的心性领悟梅花之美;“太真”则是唐代著名女道士,形象地描绘了她在梅花下沐浴,以此来表达梅花清幽脱俗的境界。

中间两句“别修花史为题品,高倡离骚伴寂寥”则转而关注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别修花史”意味着诗人对梅花有独特的认识和情感寄托,这些都不为世人所理解;“高倡离骚伴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内心的孤独与超脱之美。

末尾两句“岁晚道人心似铁,爱香怜影尚魂销”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梅花的深沉眷恋。岁暮时分,诗人心如磐石,不为外物所动摇,而是对梅花的芳香和幽静之美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愫,这份爱恋已融入灵魂之中,难以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梦平山

击楫涛江二十春,平生踪迹已成陈。

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

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梦寻梅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梦余义夫以剑请铭

黑水梁州百二关,青天蜀道古云难。

貔貅夜柝身何在,麋鹿秋风骨未寒。

宠辱可惊沤起灭,荒凉只有月悲酸。

蒯缑忽堕空山梦,不道幽人意转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梦陈和仲如平生交有三言觉而记其一曰错后乱梦中了了以为事错之后此心撩乱不如早谋其始也

睡残寒月海东头,不起斯人孰与游。

天下事宁堪几错,梦中语亦戒前筹。

江湖浩浩二三子,风雨寥寥十五秋。

莫向断云多感慨,孔颜无命不伊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