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一叶生涯逐浪流,悠悠生事共萍浮。

蓑披残雪湘江晚,钩拂红尘渭水秋。

买酒解衣杨柳岸,得鱼吹火荻芦洲。

兴阑却返扁舟去,半掩柴门古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生漂泊如一片叶子随波逐流,生活琐事如同浮萍般无定。
披着残雪的蓑衣在傍晚的湘江边,钓鱼的钩子在秋天的渭水旁划过。
在杨柳依依的岸边买酒脱衣,捕获鱼儿后在芦苇丛中燃火煮食。
兴致尽了,驾着小舟返回,半掩柴门,停靠在古老的渡口。

注释

生涯:一生。
逐浪流:随波逐流。
悠悠:长久、无定。
生事:生活琐事。
萍浮: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蓑披:披着蓑衣。
残雪:残留的雪。
湘江晚:傍晚的湘江。
钩拂:钓鱼的钩子划过。
买酒:买酒。
解衣:脱衣。
杨柳岸:杨柳依依的岸边。
得鱼:捕获鱼儿。
吹火:燃火。
兴阑:兴致尽了。
扁舟:小舟。
半掩:半开着。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的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诗人以"一叶生涯逐浪流"开篇,生动地表达了渔父随波逐流、悠然自得的心境,而"悠悠生事共萍浮"则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接下来,"蓑披残雪湘江晚"描绘了一幅冬日渔翁归来的画面,"钩拂红尘渭水秋"则通过渔父撒网捕鱼的情景,勾勒出一个秋天的宁静图景。

诗人继续以"买酒解衣杨柳岸"写出了渔父闲适的人生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他与自然亲和的一面。"得鱼吹火荻芦洲"则是他在收获后的满足与欣喜之情。

尾联"兴阑却返扁舟去,半掩柴门古渡头"生动地展现了渔父结束一天劳作后归家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渔翁生活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6)

方惟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居长洲。方龟年子。早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即弃去,躬耕田间,闲则读书。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为兴化军助教。所为诗精诣警绝,甚为王安石所称赏。有《方秘校集》

  • 字:子通
  • 籍贯:宋兴化军莆田
  • 生卒年:1040—1122

相关古诗词

程公辟留客开元饮(其一)

昼锦新坊路稍西,兴来携客就僧扉。

樽前倒玉清无比,笔下铿金妙欲飞。

篮舆直须乘月去,榜歌时听采菱归。

流传白雪吴城满,顿觉炎歊一夕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程公辟留客开元饮(其二)

仙老论文小往还,多才令尹独能攀。

携觞步入千花界,借榻清临一水间。

笑语不惊沙鸟去,襟怀犹过野僧闲。

城中此地无人爱,坐对西南见好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答公权晚春

林圃芳菲尽,空阴绕院青。

风条初脱絮,露沼欲生萍。

地僻春犹冷,门闲昼亦扃。

临杯学强醉,怀抱只常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九华阁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昼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