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建僧堂周都料求颂

妙处如何论浅深,应之于手得于心。

方圆不用机谋力,长短休将语默寻。

一斧便成真活计,三思始就费光阴。

山僧直截重重说,须信真鍮不博金。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翻译

如何评价这微妙之处,需亲手体验,用心领悟。
无需权谋或用力,长短之间无需言语探寻。
一斧头就能成就真实的手艺,深思熟虑才耗时费力。
山中的僧人直接明了地传授,要相信真正的黄金无需与他人交换价值。

注释

妙处:微妙之处,指事物的精妙或难以言表的特点。
论浅深:评价其深浅。
应之于手:亲身实践。
得于心:从内心领悟。
方圆不用机谋力:做事情无需权谋和力气。
长短休将语默寻:不必通过言语表达来寻找答案。
一斧便成:一次就能完成。
真活计:真正的工作或技艺。
三思始就:经过多次思考才开始。
费光阴:耗费时间。
山僧:山中修行的僧人。
直截重重说:直接、明确地讲解。
真鍮:真正的黄金。
博金:换取等价的黄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祥符建僧堂周都料求颂》,主要通过描绘僧堂建设的过程,赞美了匠人技艺的高超和禅修的直截了当。首句“妙处如何论浅深”暗示了技艺的微妙难以言表,而“应之于手得于心”则强调了匠人内心的领悟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方圆不用机谋力,长短休将语默寻”,进一步赞扬了匠人在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流畅,无需过多计谋和言语指导。

“一斧便成真活计,三思始就费光阴”通过对比,表达了技艺精湛者一蹴而就的效率,与新手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完成的艰辛。最后两句“山僧直截重重说,须信真鍮不博金”,以山僧的话收尾,强调真正的技艺价值并非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真材实料,如同真鍮胜过黄金。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工匠精神,也揭示了禅修中的直指人心的道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艺术的交融。

收录诗词(129)

释咸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如水头

如如方解说,此说若为通。

戳瞎摩醯眼,掀翻宇宙空。

枯柴聊作用,活火展家风。

去去休言别,智音一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示智悟道人

智悟悟自心,不在一切处。

回首时观瞻,便是佛国土。

形式: 五言绝句

示曾秘校

天童得力句,不摇三寸舌。

父母未生前,令已行摩竭。

直下便承当,敢保犹未彻。

放下百不知,脑门重著楔。

唯是过量人,一拳无二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约斋张直阁画师顶相请赞

挨开不二门,千圣须却步。

直下便承当,略通一线路。

佛也不奈何,谁敢当头道。

道著头角生,一点黑如皂。

尽情分付约齐大居士,一等人间任扬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