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鹿头坂偶成

朝来喜下鹿头关,谁谓追奔匹马还。

意气已无豪愤态,梦魂犹在崄崎间。

白云亲老愁归计,明月知音笑病颜。

天子已筹西夏策,将军未易许安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早晨起来很高兴地过了鹿头关,谁能想到追赶敌人只靠一匹马返回。
豪情壮志已经不再,只剩下淡淡的愤慨,梦中仍然在险峻的山岭间徘徊。
白云似乎也因年迈而忧虑归乡,明亮的月亮却理解我病容中的乐观笑容。
天子已经制定了对付西夏的策略,但将军的职责还未允许他享受安宁。

注释

朝来:早晨。
喜下:高兴地通过。
鹿头关:地名,古代关隘。
追奔:追赶逃跑的人。
匹马:单独一匹马。
意气:意志和气概。
豪愤态:豪放激愤的样子。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崄崎:险峻崎岖。
白云亲老:形容年迈的白云仿佛亲人般。
愁归计:忧虑归乡的打算。
明月知音:明亮的月亮象征知己。
病颜:病态的脸色。
天子:皇帝。
筹西夏策:制定对付西夏的策略。
将军:军事将领。
易许:轻易答应。
安閒:安宁闲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山林的人物,表达了对往昔战事的回忆与现实中平淡生活的对比。开篇"朝来喜下鹿头关",表明诗人早晨走下鹿头关时的心情愉快,这里的"喜"字传递了一种释然和解脱的情感。紧接着"谁谓追奔匹马还"一句,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追奔匹马"指的是军事上紧急追赶的场景,但这里用以否定的口气表达,对于这种往日的英勇行为已无所谓。

接下来的"意气已无豪愤态",则是说诗人现在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豪迈和不平凡的气概,这种转变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随后"梦魂犹在崄崎间"一句,表明虽然现实生活已不复往日,但梦中仍然能够回到那些险峻山峦之间,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白云亲老愁归计"这句,是诗人在面对白云时,感到了与自然亲近之情,同时也在思考自己老去后的归宿。紧接着"明月知音笑病颜"一句,则是说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对着能够理解他心声的人(这里指的是自然界)展现出笑容,但这笑容背后却掩饰不住身体上的疾患和面部的苍老。

末尾两句"天子已筹西夏策,将军未易许安閒",则是说皇帝已经在谋划对待西夏地区的战略,而将军们还不能轻易地保证平静无忧的生活。这里"许"字用得极好,表达了一种权衡与等待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日、山林与沙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归隐田园以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佛寺留题

绿筱寒松小翠微,鱼声寂寂鼓声稀。

山头远见龟屏出,海峤谁迁石笋归。

欲得鬼神添岭桧,却愁风雨断天衣。

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秋意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

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

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

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间女

倚竹情何极,伤春事已阑。

长眉弯月薄,翠袖怯天寒。

倩妇拢新鬓,凭人易旧冠。

轻闻骑马客,相趁隔篱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不寐

不寐成孤坐,悠悠百感生。

灯明将续昼,鼓急欲移更。

药熟知僮倦,杯残任鼠争。

羁怀忘未得,时作下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