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凤阳过宿族兄弘璧夜话》。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迈返乡,与族兄夜话的情景。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家族传统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首联“十五离乡今七十,版图已作帝乡民。”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从少年离家到如今年届古稀,岁月流转,家乡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而是成为了帝王之都的居民区。这里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时代变迁的观察。
颔联“田园晚岁治生足,儿女全家习俗淳。”描述了晚年的生活状态,虽已年老,但仍能自给自足,生活安定。同时,家族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子女们也保持着淳朴的家风,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颈联“犹有诗书传世业,不胜悲喜见宗亲。”表达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见到宗亲时的复杂心情。诗书作为家族的事业,代代相传,而与宗亲相见,则既有喜悦之情,也夹杂着对时光易逝、人情冷暖的感慨。
尾联“百年杨氏衰兼盛,一夜灯前语向晨。”总结了杨氏家族的历史,既有衰败之时的艰难,也有兴盛时期的辉煌。在深夜的灯光下,与族兄交谈至清晨,话语间充满了对家族未来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家族、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