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如挽诗(其一)

潇洒清风满素襟,况兼文采映儒林。

圣朝贤达皆推毂,晚岁京华始盍簪。

书閤淹留春酒熟,斋房谈咏夜灯深。

年来渐觉朋游减,坐看晨星怆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挽诗以“赵彦如挽诗(其一)”为题,出自明代杨士奇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文人赵彦如的形象,通过“潇洒清风满素襟,况兼文采映儒林”两句,展现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特质,如同清风拂面,文采照耀于儒家学界。

接着,“圣朝贤达皆推毂,晚岁京华始盍簪”两句,表达了赵彦如在圣明时代受到贤达推崇,直至晚年在京都聚集,与同僚共叙友情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赵彦如的社交地位和影响力,也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丰富与充实。

“书阁淹留春酒熟,斋房谈咏夜灯深”描绘了赵彦如在书房中度过时光的场景,春日里品酒,夜晚则与友人交谈吟咏,灯光下更添几分雅致与宁静。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赵彦如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最后,“年来渐觉朋游减,坐看晨星怆寸心”两句,流露出对赵彦如年岁渐长、朋友逐渐减少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变化时内心的哀伤。晨星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赵彦如生前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人格魅力、社会地位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友情易散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悼念之作。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赵彦如挽诗(其二)

邻并紫垣南畔住,寻常来往共襟期。

可怜病起分携后,无复朝回坐对时。

学行尚存舆论好,交游未澈士林悲。

凤山原下千年石,不愧当年有道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居二首简时彦学夔习礼(其一)

白日红尘浑不到,金城坊里托幽居。

家贫颇类贤人巷,地静何烦长者车。

近郭好山青映户,小桥流水绿通渠。

衣冠邻曲皆邹鲁,来往清言数起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幽居二首简时彦学夔习礼(其二)

二十年来列从官,玉堂高处切金銮。

哀迟有幸迁清秩,匡辅无才愧素餐。

朝退书帷閒独坐,吟馀尘事不相干。

自怜此乐从前少,身荷君恩欲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爱竹堂为杨主事赋

堂前修竹先人种,看竹升堂思不禁。

正直终存君子节,清虚犹见昔贤心。

灵旂疑下云垂屋,仙佩如闻风满林。

自是著存长不忘,岂同三月爱山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