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挽诗以“赵彦如挽诗(其一)”为题,出自明代杨士奇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文人赵彦如的形象,通过“潇洒清风满素襟,况兼文采映儒林”两句,展现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特质,如同清风拂面,文采照耀于儒家学界。
接着,“圣朝贤达皆推毂,晚岁京华始盍簪”两句,表达了赵彦如在圣明时代受到贤达推崇,直至晚年在京都聚集,与同僚共叙友情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赵彦如的社交地位和影响力,也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丰富与充实。
“书阁淹留春酒熟,斋房谈咏夜灯深”描绘了赵彦如在书房中度过时光的场景,春日里品酒,夜晚则与友人交谈吟咏,灯光下更添几分雅致与宁静。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赵彦如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最后,“年来渐觉朋游减,坐看晨星怆寸心”两句,流露出对赵彦如年岁渐长、朋友逐渐减少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变化时内心的哀伤。晨星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赵彦如生前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人格魅力、社会地位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友情易散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悼念之作。